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解析申论试题类型ABC差异与公务员申论ABC类能力区分要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解析申论试题类型ABC差异与公务员申论ABC类能力区分要点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edutt.com/kaogong/374706/

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考察考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科目。根据不同的职位需求,申论考试分为A类、B类和C类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能力要求和考查重点。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三种类型的区别,并提供申论阅读理解的关键原则。

一、测查的能力侧重点不同

  1. 申论A类:主要侧重考查更加宏观和深入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考查理性思维、辩证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并通过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对事实和观点发表自己的议论。

  2. 申论B类:更侧重于考查贯彻执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考试涉及的事实和观点更加具体,主要体现在给定资料的选材上。核心考查的是贯彻执行能力,即“上传下达”的能力,把上级单位、领导的规划、思想、方针政策有效地执行或下达到下一层级或社会中。

  3. 申论C类:侧重考查乡镇基层的实务性工作能力,如贯彻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命题上会更加倾向基层工作的实际,以解决群众实际民生工作和问题为主。

二、适用职位不同

  1. 申论A类:针对各级机关中履行司法、行政执法、法制工作职责,以及为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位。

  2. 申论B类:针对各级机关中从事财务管理、审计、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职位。

  3. 申论C类:针对各级机关中除上述职位以外的履行综合管理以及机关内部管理等职责的综合管理类职位,以及乡镇机关的招考职位。

三、考查内容不同

申论不仅要求应试者具备相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还需要表现出深刻地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尤其是较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其中,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给定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材料的主旨和含义;分析归纳能力则要求考生能够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出主要观点和论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则要求考生能够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四、申论阅读理解的关键原则

  1. 时间掌控原则:在申论阅读中,时间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规定的时间为40分钟。这一时间限制的背后,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 材料内容的专深性
  • 材料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 材料结构的无规律性

这些因素都要求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准确的阅读与理解。

  1. 整体观照原则:在阅读申论材料时,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这要求读者快速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形成立体的印象在脑海中。只有如此,才能确保答题时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避免答非所问、偏离主题的情况发生。

  2. 重点突出原则:在2008年的申论材料中,虽然内容涉及众多,但核心重点是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统一。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整个申论材料的阅读,也适用于每一段落的解读。只有全面关注,才能充分体现这一原则。

  3. 信息筛选原则:在申论材料中,有些段落与主题关联性不强,或者是一些铺垫性的资料。如果材料中出现过多的描述性语言,考生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过滤,以突出关键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4. 普遍性思维原则:在阅读理解申论材料时,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性思维原则。这就要求考生在理解材料时,要站在一般人的角度,运用大众化的思维方式进行解读。强调普遍性原则是为了确保考生不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避免与参考答案产生较大偏差,从而影响得分。

掌握这些原则对于申论阅读理解至关重要,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申论阅读任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