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梦魇:定义、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梦魇:定义、症状、诊断与治疗全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ont.jd.com/wiki/disease/gaishu/36268702441472

梦魇,又称梦魇障碍,是一种反复发生的噩梦,会引起极度烦躁,伴有觉醒前轻度的自主神经唤起(包括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醒后能详细记忆,且仍存在心有余悸、恐惧不安的睡眠障碍。

简介

梦魇(nightmare),又称梦魇障碍,是指反复发生的噩梦,引起极度烦躁,伴有觉醒前轻度的自主神经唤起(包括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醒后能详细记忆,且仍存在心有余悸、恐惧不安的睡眠障碍。可能由具体诱因引起(例如创伤经历、儿童期逆境等),多发生于夜间睡觉后半程。

本病常见,儿童患病率20%,成年人患病率5%~10%。本病具有自愈性,偶发的梦魇通常无需治疗,频繁发作的梦魇需要进行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少数频发梦魇可进展为慢性病。少数梦魇严重的患者存在抑郁倾向(目前认为梦魇不会引起自杀倾向)[1,3,4,5]。

症状表现[1,2]

噩梦反复发生,醒后能详细记忆梦境内容,引起极度烦躁,伴有觉醒前轻度的自主神经唤起(包括出汗、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症状)。多在夜间睡觉后半程发生,醒后仍然心有余悸、恐惧不安。

诊断依据[1,3]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的DSM-5的诊断标准,确诊梦魇疾病需满足以下五点:

  1. 梦境反复出现,引起极度烦躁,醒后能详细记忆,梦境通常是噩梦(对人生存和安全等造成伤害),一般发生在夜间睡觉后半程。
  2. 从烦躁的梦中醒来后,能够迅速恢复警觉和保持镇定,仍然心有余悸。
  3. 梦魇造成一定的后果,如引起痛苦,并导致社交、职业等多方面受损害。
  4. 排除因为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引起的梦魇症状。
  5. 自身精神和躯体疾病,不能充分地解释烦躁梦境的主诉。

疾病类型[1]

  1. 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级: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1.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三级:
  • 急性
  • 亚急性
  • 持续性

流行病学特征

  • 本病常见,最有可能出现在接触急性或慢性心理刺激的儿童中。
  • 梦魇多开始于3~6岁,患病率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持续增加,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人早期达到患病率和严重程度的高峰,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
  • 儿童患病率20%,成年人患病率5%~10%。
  • 女性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

预后

可以治愈。

  • 通常无需治疗,随年龄增长梦魇频率可下降,直至恢复。
  • 梦魇发作频繁的患者,经心理、药物等治疗后大多可缓解并恢复正常。

其他

  • 是否具有传染性:无
  • 是否遗传:否
  • 是否在医保范围内:否

本文原文来自京东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