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中药里的清火猛将,降心火、泻胃火,清下焦热,横扫三焦之火
一味中药里的清火猛将,降心火、泻胃火,清下焦热,横扫三焦之火
在中药的世界里,有一种特别香的花,那就是栀子花。而其果实更是良药,被誉为中药里的清火高手,能够同泻三焦之火。
中药中清火的药材不少,比如黄芩能清上焦火,黄连可清中焦热,黄柏偏清下焦火。但栀子不仅清火效果显著,而且能够清上中下三焦之火,堪称清热药中的佼佼者。为什么栀子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提到这味药的特点了。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质轻扬、性屈曲,苦寒兼备,可升可降,轻扬能升可散,所以清上焦的伏火,屈曲能降,所以可泻下焦的邪火,居中又能清中焦湿热。
三焦,是中医上的六腑之一,是人体之气上下运行的通道。中医认为,三焦的火通常都为实火。上焦心肺有火,常见咳嗽、口干口苦,头痛目赤、咽痛发痒、口腔溃疡,耳鸣等;中焦有脾胃肝胆有火,消谷善饥,或不思饮食、腹胀腹满、呃逆、反酸,呕吐,胸闷、心烦气躁;下焦有火,多见阴囊潮湿、瘙痒、小便发黄、尿道烧灼,大便干结等。
当三焦有热,栀子就能够从上往下,把热火降入三焦水道通过小便排泻出去。所以,使用栀子降火时,小便不再浑浊,变得清白,基本就达到了治疗效果。
一清心火。有些人心烦不得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就是心火旺了,中医上叫虚烦不得眠,这种情况张仲景就有一个方子,栀子豉汤,就是栀子加豆豉各10g,专调这种病。
二清胃火。胃中有火,常会出现胃胀、胃痛、呃逆、反酸、呕吐,大便干结等,甚至脾胃积热还会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这种情况都可以用栀子来调理。比如茵陈蒿汤,就用栀子,很善于清利中焦湿热。
三清下焦湿热。中医上,肾主二便,司膀胱。所以,下焦有火,通常会见小便发黄,上厕所的时候还有明显烧灼痛感,大便干结,甚至阴囊潮湿,瘙痒,只要是这种实火,都可以用栀子来清火。比如八正散中就有用到栀子。
内经讲,诸逆上冲,皆属于火。凡三焦热盛,都可用栀子能降火清热。需要注意的是,栀子清的实火,栀子苦寒,脾胃虚弱的人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