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抗炎、修复!干细胞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实现“轻松解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抗炎、修复!干细胞控制高血压、预防并发症,实现“轻松解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ca1c3aa1ebf91193cadd25bbbc387fe

高血压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它也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背后的“隐形杀手”,防治高血压刻不容缓!干细胞因其损伤修复、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和分泌效应等功能,在干预高血压及并发症上展现不错疗效,干细胞疗法或成为缓解中年“高压”不错的防治手段。

都说现代人“压力山大”,“房子、票子、孩子”足以让现代人压力不堪,而人到中年,另一个最该担心的“高压”之苦也随之而来,那便是“高血压”

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越来越年轻化。有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33.5%也就是说,每三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

而如此令人震惊的数据背后是可能隐藏的多种疾病,因为高血压不仅损害血管,还可能进一步引发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多种并发症。据调查,约70%的脑卒中死亡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可见,及早发现并预防高血压对控制高血压、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缓解这种“高压”之苦呢?

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科学家针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研究发现——干细胞的再生修复血管病变,以及抗炎等作用对高血压及其引发的多种并发症显示出显著疗效,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血压:不容小觑的“沉默杀手”

作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近40%。然而,随着生活习惯、不良作息和饮食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不仅数量增加,且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壮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超过10%。

因此,了解高血压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任务。科学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以及早期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那么,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呢?

简单来说,高血压就是血管压力大到让随时可能崩溃的状态。就好比水龙头的压力太大,水管随时可能炸裂一样。

通常情况下,当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就被定义为高血压。如果长期处于临界值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的范围内,那么日后进展为心血管疾病和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长期的高血压还会对心脏、血管、大脑和肾脏等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病、中风、肾衰竭等。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常见的致命性疾病!

高血压初期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心脏和肾脏等器官已慢慢遭受损害,一旦引起冠心病、脑溢血、中风等严重的并发症,身体可能瞬间“垮掉”,让人防不胜防。所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沉默杀手”

高血压可导致的常见三大类型并发症:

1、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出血: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约占整个人群脑血管病发生人数的70%,确诊患者出现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

2、肾脏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功能减退,引起夜尿频繁、蛋白尿、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3、引起猝死: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常导致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出现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高血压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所有中风和心脏病死亡人数的一半。

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还是以降压药物控制为主,但因每个患者对不同药物适应性差异很大,也很容易让患者陷入**“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因其抗炎、减轻应急损失和替代受损细胞等功能,近年来常被用于高血压治疗的研究中,且取得了不错疗效。

干细胞三大原理:实现“轻松解压”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比如血管壁增厚、管径减小、管腔狭窄、弹性降低等都可能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的损伤,而想要做针对性的治疗难度却很大。

干细胞疗法具有抗炎、修复血管内皮,降低靶器官损伤等多重功能,可进行全身性的抗炎修复,对于治疗高血压以及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都有很好的效果。

干细胞“降压”原理:

1、抗炎作用:机体慢性炎症持续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患者血液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因子以及活性氧、活性因子、黏附因子的出现。研究人员应用干细胞治疗AngⅠ(血管紧张素Ⅰ)诱导的高血压小鼠,发现干细胞下调小鼠炎性因子TNF-α水平,上调抗炎因子IL-10表达,从而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助于降低血压。

2、减轻应激损伤:干细胞在炎症靶位的增殖和迁移作用可进一步激活自身产生大量的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受体CXCR4,减少SDF-1的游离,减轻高血压状态下引起的应激损伤。

3、替代受损细胞:干细胞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干细胞还能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减轻并发症。

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对心脏和血管功能进行修复,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对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脑中风等疾病上,可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

另一方面,干细胞还能分化为心肌细胞、肝脏细胞、肾脏细胞等其他功能细胞,可恢复心脏、肝脏、肾脏等的各项生理功能,对心肌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肝脏疾病及肾脏疾病都可改善修复患者的身体,减轻并发症。

此外,干细胞还能够提高机体应对各种脂蛋白的代谢功能,能有效降低血糖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浓度,能提高机体糖代谢功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能提高机体能量的供给和消耗平衡功能,具有减少血脂、降低血糖等功效,改善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研究案例

众多临床研究表明,干细胞技术干预高血压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脑出血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或可有效帮助患者康复。

干细胞治疗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

脑出血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解放军第303医院神经外科在对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体有效率( 95.0%,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 P<0. 05),术后随访结果反馈良好。

在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语言25vs13例,肌张力20vs12例,肌力23 vs10例) (均P<0. 05)。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语言、肌张力、肌力功能。

干细胞改善脑中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长期高血压也是脑中风的主要病因,干细胞可以再生神经元,重塑健康血管,在治疗脑中风及改善其后遗症上也展现出了不错疗效。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学发布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干预慢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患者被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和普通治疗(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第12、16、24、36和60周进行追踪检测,随访一年后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是安全的,且有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在9名年龄不等的中风偏瘫患者实验中,应用干细胞移植到脑内梗塞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益,且连续24个月的随访数据都显示出干细胞的耐受性很好,没有不良并发症,证明了干细胞应用的安全性。

他们发现,移植到脑内梗塞病灶的干细胞,通过分化为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分泌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和血管再生,修复受损的血-脑脊液屏障,减轻炎性反应等促进脑梗死动物的神经功能恢复,让9例临床患者偏瘫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也是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促进微血管及神经网络修复来干预中风后遗症的关键。

干细胞可改善心力衰竭

除了对大脑有影响,高血压也是导致心血管受损害的重点因素,主要表现为心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柳叶刀》曾报道了世界第一例接受干细胞治疗心脏病的临床试验,迈克尔·琼斯(Mike Jones)在治疗前只能走几步路,而经过干细胞疗法后,他不仅可以和孙女一起打篮球,还可以每周坚持跑步30分钟以上。

同期参与研究的14名患者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也都展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均射血分数从最初的30.3%提高到38.5%,一年后,他们心脏的疤痕组织也下降了30%。

干细胞技术正在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趋势,干细胞可以重建受损心肌细胞并恢复心脏功能,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还可以降解疤痕组织中胶原蛋白纤维的蛋白酶,从而促进心肌组织再生。

干细胞干预糖尿病肾病

随着高血压病程的不断迁延,绝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必将并发肾脏病变,而肾衰竭是高血压病人病情恶化进展的一个晚期阶段。

换句话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不理想,未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后,从而对肾脏血管造成破坏,导致高血压病人肾脏的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才形成了高血压肾衰竭。

而将干细胞移植入体内后,干细胞会自动转移到受损伤的肾脏病灶,分化生成所需的各类细胞,从而达到修复肾脏固有细胞、恢复肾功能、重建肾脏血液循环、阻断和逆转肾脏纤维化进程的作用。

近年来,多项临床试验在干细胞治疗肾病过程中也证明了干细胞移植后对肾脏功能具有良好的修复和重建作用。

2016年,《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报道了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案例,证实了经胰背动脉、双肾动脉介入及外周血静脉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与传统的糖尿病肾病治疗方法相比,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舒张压、肾功能方面的临床疗效更优异。

研究人员对1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受试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UC-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回输(每周1次,共4次);另外15例口服缬沙坦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3个月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血清肌 酐、24h尿白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空腹C肽、 餐后2hC肽值均较治疗前升高,见表1、2。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各项指标差值进行比较,在舒张压、尿素氮、血清肌酐、24h尿白蛋白定量这4个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见表3、4。

结果显示:UC-MSC组患者的舒张压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UC-MSC在控制舒张压、尿素氮、血清肌酐和24h尿白蛋白定量方面,其疗效优于单纯控制血压、血糖等常规治疗方法,尤其在改善患者肾功能方面效果显著。

高血压影响着万千人群,每年因高血压相关疾病死亡的人数就高达200万人,由此引发的多种并发症也在给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抹不去的阴影。干细胞疗法在控制高血压及并发症的治疗干预中崭露头角,相信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也能普及到更多疾病应用上,早日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向上滑动阅览
参考文献:
[1]陈文斗,玉石,谢乔林,等.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9):1925-1926.
[2]Guangzhu Zhang Ying Li ,et,al.Stable Intracerebral Transplant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alysis Due to Ischemic Stroke.First published: 26 June 2019 https://doi.org/10.1002/sctm.18-0220
[3]Cardiac stem cells in patients with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 (SCIPIO): initial results of a randomised phase 1 trial.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1)61590-0
[4]Improvement of renal function after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n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thoracic spinal cord entrapment: a case report
[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