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突发,怎么办?
低血压突发,怎么办?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但很多人对其了解并不深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低血压的类型、症状、就医指征以及自我管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低血压带来的困扰。
一、什么时候会出现低血压?
引起低血压的原因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体位性(直立性)低血压
躺着或蹲着的时候突然站起来,血压会瞬间降低,导致头晕,甚至昏倒,但过一会儿可以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即属于体位性低血压。
2.神经源性低血压
神经源性低血压是因为大脑错误地认为身体血压偏高,从而发出降低血压的命令造成的,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3. 与休克相关的急性严重低血压
血压骤降严重者会表现为休克。休克时,除了严重低血压,还可能有神志不清、冷漠、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而快速和呼吸浅快的表现。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
长期血压偏低的人,要留意自己有没有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疲惫、眼前发黑、眼花、恶心、提不起精神和怕冷,甚至晕倒等情况发生,如果有,就需要到医院去查明原因,针对性治疗。
三、血压偏低了,自己需要注意什么?
发生有症状的低血压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是十分关键且重要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地药物治疗。
当然,我们自身也需要配合治疗,从以下几个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善:
1. 保证营养,如有需要多吃点盐
多吃点盐可以帮助血压升高,但同时也有可能增加心力衰竭(老年人风险更高)等的发生风险,所以在选择是否多吃盐以及需要吃多少前,一定在咨询医生的建议,而后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调整。
2. 多喝水,少饮酒
喝水能增加血容量,并且降低脱水风险,但是酒精会通过扩张血管而导致血压降低。
3. 穿弹力袜
弹力袜能让下肢的部分血量重新分配,减轻症状。
4. 抬高下肢
如果你出现了相关症状,注意立即卧床,抬高下肢且高于心脏水平,使回心血量增加从而减轻症状。
5. 直立性低血压患者
起身时注意缓慢一些。
6. 神经源性低血压患者
避免久站、过度悲伤和恐惧等诱发低血压的因素。
参考资料:
[1] https://dxy.com/column/6490
科普文章
蹲久了猛地站起来,头晕……我是低血压了吗?
在生活中,你也许遇到过这些情况:上卫生间蹲久了,或者在床上躺久了,猛地站起来,就会有头昏、眼黑,甚至天旋地转要晕过去的感觉。这些状况属于低血压吗?要紧吗?哪些低血压需要去医院就诊呢?且听丁香医生一一道来。
什么是低血压?要紧吗?
通常情况下,成年人收缩压(俗称高压)低于 90 mmHg 或者舒张压(俗称低压)低于 60 mmHg 就会被认为是血压偏低。然而,这并不代表血压一旦低于 90 / 60 mm
血压低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血压过低?医学上称血压低于 90/60 mmHg 的情形为低血压。血压通常被表示为一对数字。第一个较高的数字是收缩压,就是心脏向外周动脉泵血时的血管内壁的压力。第二个数字是舒张压,就是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健康人群中无症状的低血压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需要任何治疗。然而,如果怀疑低血压是由身体的其他疾病导致,或引起了某些症状,则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在老年人,低血压有可能引起心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