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蓬莱,964年前!莆田船民在岛上供奉妈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蓬莱,964年前!莆田船民在岛上供奉妈祖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31A06T1B00

蓬莱阁天后宫是蓬莱阁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见证了妈祖文化在北方的传播,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闻名遐迩的蓬莱阁,也有供奉妈祖的天后宫,而且是蓬莱阁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单体。1982年,包括天后宫在内的“蓬莱水城及蓬莱阁”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人机航拍视角下的蓬莱阁天后宫

记者看到,蓬莱阁天后宫存有明清时期的重修碑记。其中,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天后宫碑记》提到,“宋崇宁间,于蓬莱阁西偏敕建灵祥宫祀海神”。天后宫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失火,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重建,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修。现在,天后宫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在蓬莱阁古建筑群中占地面积最大,且是唯一的四进式院落,由显灵门、钟楼、鼓楼、戏楼、前殿、垂花门、正殿、寝殿等组成,呈规整的中轴对称布局。


蓬莱阁天后宫呈规整的中轴对称布局


蓬莱阁天后宫前殿


垂花门,在其他天后宫较为少见

地处蓬莱阁,天后宫文气氤氲,有不少名人所题的字、诗、联、额。同时,蓬莱阁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后宫人气旺盛。“我们本地人也称妈祖为‘海神娘娘’,并且有专门的节日来拜妈祖。”景区金牌讲解员孙玉晓介绍,每年农历正月十六,天后宫举办庙会,有吕剧、大秧歌、舞龙等表演,来此拜妈祖、逛庙会已成为当地习俗。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戏楼上有祈福仪式。可见蓬莱百姓对妈祖是非常敬仰的。每年到此的海内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蓬莱阁天后宫一旁,便是蓬莱水城。明代,戚继光袭父职任登州(今蓬莱)卫指挥佥事,在此操练水军,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名句。他南下浙闽抗倭,在妈祖故乡莆田战功显赫,民间流传着他与妈祖有关的故事。莆田也有戚继光祠。


天后宫人气旺盛

站在蓬莱阁高处,可看到黄海与渤海的分界线。长期从事妈祖文化研究的烟台科技学院教授袁晓春表示,黄渤海交汇处的登州港是中国四大古港之一,是我国南北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枢纽港口,妈祖文化从福建莆田传到这里,在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环渤海进行传播,还传到朝鲜半岛、日本。


庙岛群岛上的显应宫

山东省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长岛显应宫管委会主任赵乐通说,庙岛群岛在黄渤海交汇处,是我国古代南北海运的必经之地,也是通往朝、日等国的要道。妈祖文化随着包括莆田船民在内的福建船民的脚步,传播到这里,并向外辐射。明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皇帝御赐庙额“显应宫”,“显应宫”自此沿用至今;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皇帝为显应宫题写“神功济运”匾额。


猴矶岛发现的天后宫石匾

采访期间,记者还了解到,庙岛群岛中的“猴矶岛”新发现一天后宫遗址。山东省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潘立超说,他看到《中国沿海灯塔志》记载“有小庙一座,旗帜飘扬,风景如画,常有渔人莅临膜拜”,判断该庙或与妈祖相关。7月份,潘立超与赵乐通一行乘船到猴矶岛寻找,在一处山崖下见到一洞口,在一块被卵石覆盖的石条上发现“天后”字样。

如今,这块石条被暂放在该协会。记者看到,石条上有清晰的“天后宫”字样。赵乐通表示,在庙岛群岛,以前未发现无居民岛上建有庙宇。此次发现猴矶岛天后宫遗址,非常有意义,有力证明了妈祖文化传播久远、覆盖广大。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