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 |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重塑”大脑!已有8名帕金森患者接受治疗
Cell子刊 | 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重塑”大脑!已有8名帕金森患者接受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2025年2月13日,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Cell Stem Cell》上发表最新临床前研究数据,展示了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自体细胞疗法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这些数据,研究团队已开展针对8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与此同时,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hiPSC衍生细胞疗法展现潜力
2月13日,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全球顶级期刊《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临床前数据。该研究展示了,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的自体细胞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前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项针对 8 名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试验。
在这项临床前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体重编程技术,从四名散发的帕金森病患者新活检的成纤维细胞中,生成了多个临床级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并采用优化的 21 天方案,将其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细胞(mDAC)。
研究团队对这些细胞进行了严谨的评估,包括全基因组/外显子组测序、 RNA 测序以及体内研究,其中包括一项符合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的为期 39 周的小鼠安全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
1.安全性:
在长达39周、符合GLP标准的小鼠安全性试验中,移植后的hiPSC衍生mDAC表现出极高的安全性,在9个月的观察期内,小鼠未出现毒性、不良反应或肿瘤形成。
同时,在PD动物模型中,多数移植组均显示出显著的运动功能改善。
2.疗效差异:
3名患者的mDAC移植使小鼠运动功能恢复70%-85%,多巴胺能纤维密度达正常水平的60%。
一名患者的mDAC未能改善小鼠的行为结果。这表明,不同患者的hiPSC来源的mDAC在小鼠模型中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
基于这些结果,开启了治疗 8 例帕金森病患者的基于自体 iPSC 的细胞疗法 1 期临床试验。目前,该临床试验已正式启动,但尚未公布具体的初步结果或预计公布时间。通常情况下,1期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可能在试验启动后的6到12个月内公布,具体取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进度。
国内帕金森研究进展
1.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4年11月,iNSC-DAP(诱导神经干细胞来源的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治疗帕金森病首例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评估,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召开。首例患者术前已罹患帕金森病8年,不能独自站立,生活不能自理。
术后1年后,患者可独自站立及行走,且姿势稳定性显著改善,整体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影像学分析表明,患者在接受iNSC-DAP治疗后,移植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成功存活并释放神经递质,修复了神经功能,证实iNSC-DAP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同时,患者术后也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证实了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
2. CDE批准国内首个,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试验
2024年12月2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了国内首个,用于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细胞候选药物UX-DA001注射液(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的临床试验。
作为中国第一款IND申报获批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全球第二款针对帕金森病的自体iPS衍生细胞治疗药物,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论文链接:
Pre-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products for autologous cell therapy in Parkinson’s disease: Cell Stem C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