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详解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627AO60525D1BM.html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2022年辣椒种植面积达223万公顷,总产量约6400万吨,年产值超2700亿元。随着居民对辣椒接受程度的提高,食辣群体将继续增长。辣椒在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我国辣椒出口额达8.5亿美元,占蔬菜总出口额的7.57%。
一、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
麦辣套种植模式可较好地解决粮经争地问题,实现粮食与经济作物双收益。在小麦田套种加工型辣椒时,辣椒多采用移栽方式,存在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用工环境差,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为此,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实践,总结集成了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该技术将辣椒种子进行丸粒化处理,实现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精量机械播种一次完成,除去了育苗、移栽环节,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减轻了劳动生产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有效推动辣椒产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二、关键技术要点
1. 产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进行生产,且不应与茄科作物连作。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年活动积温3100℃以上,年降雨量450-550毫米。
2. 套种方式
小麦于10月中下旬播种,麦垄预留宜选择“三二模式”,即每种植带种植3行小麦套种2行辣椒,3行小麦种植带宽0.4米,行距0.13米,预留的辣椒种植带宽0.8米,行距0.4米。
3. 小麦栽培要点
- 品种选择:宜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矮秆早熟品种,如济麦22、济麦60、山农28号等。
- 微耕机精耕整地:小麦播种前,每公顷一次性施入有机肥30000-45000公斤。辣椒预留行内撒入复合肥(N∶P∶K=15∶15∶15)600-750公斤/公顷,选用微耕机旋耕,深度20厘米,耙平、耙细,以利于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一出全苗。
4. 辣椒栽培要点
- 品种选择:选用株型紧凑、结果集中、优质高产抗病的加工型辣椒品种,如德红1号、英潮红4号、三樱椒、德红6号等。
- 种子丸粒化精量直播:
- 采用种子丸粒机将生物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黏合剂、种衣剂等分层包被在辣椒种子表面,使其体积和质量增加,成为大小均一,直径3~4毫米的规则小球体或椭球体,以提高种子播种质量,便于精量播种。
- 播种前1周精细整地,结合小麦生育后期的需肥规律,重视底肥的施用,每公顷施生物有机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600公斤。
- 辣椒适宜播期在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小麦形成的田间小气候和地膜覆盖会减少倒春寒对辣椒苗的影响。每种植带种2行辣椒,先铺设滴灌带,滴灌带平整铺设在地膜下2行辣椒中间;后覆膜,宜选用厚度为0.01毫米的银黑双色地膜,在地膜上进行精量播种。单株种植模式,每穴播2~3粒种子,每667平方米用丸粒化种子2.0~2.5公斤;双株种植模式,每穴播3~5粒种子,每667平方米用丸粒化种子2.5~3.0公斤。播种深度1.0~2.0厘米,按照品种种植要求适当调整株行距。
- 辣椒播种机调试运行:采用通用拖拉机为牵引动力悬挂双列式多功能辣椒播种机,或在拖拉机上加装北斗导航装置,应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操作人员在手机上标注出播种地块的边界,无人驾驶辣椒精播机即可自动规划播种路径,实现起垄、铺滴灌带、覆地膜、打孔播种、覆土一次完成。
- 播种及注意事项:播种过程中,定时查看穴孔内是否有种子及种子数是否精准,及时调整机器,保证不漏播、播种精准。播种机行进宜慢,做到起垄平直、铺膜完整、破膜率高、穴播精准。
- 出苗前管理:播种后1~2天,根据天气情况少量滴灌,每667平方米灌水量15~20立方米。
- 定苗:播种后10~15天即可出苗,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辣椒苗没有破膜的应及时人工协助破膜。当幼苗长到8~10厘米时定苗,根据辣椒品种特性每穴留1~2株。
- 田间管理:
- 肥水管理:出苗后至9月上旬,根据墒情和天气变化,每隔15天左右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滴灌20~25立方米,全生育期灌水4~7次。辣椒开花期,结合浇水,追施高氮中磷低钾复合肥(N∶P∶K=21∶8∶11)10~15公斤,同时叶面喷施富含腐植酸、氨基酸及硼、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每采收1次后,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高氮高钾复合肥(N∶K2O=25∶20)20公斤、中量元素水溶液10升(600~800倍液)、磷酸二氢钾100克。
- 植株调整:结合小麦收割,于门椒现蕾前后一并进行机械摘心,摘心后每株留15~17片真叶。根据品种特性选留结果枝,摘除门椒以下的腋芽,若植株长势弱,可将第1~2层的花蕾摘掉。
5. 病虫害防治
- 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茶黄螨、烟青虫。
-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科学施肥。
- 生物防治: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 物理防治:采用银黑色地膜覆盖,选用黄板、诱虫灯进行诱杀。黄板规格20厘米×15厘米,每667平方米使用25
30块,悬挂高度以黄板下端距离植株顶端1020厘米为宜。一般采用频振式农用诱虫灯,每3.3~4.0公顷设置1盏,连片使用效果更佳,需定期对接虫袋和高压电网的污垢进行清理。 - 药剂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表1。
病虫害 | 防治药剂 | 使用方法 |
---|---|---|
猝倒病 | 甲霜灵 | 1000倍液喷雾 |
灰霉病 | 噻菌灵 | 1000倍液喷雾 |
病毒病 | 宁南霉素 | 1000倍液喷雾 |
疫病 | 铜制剂 | 1000倍液喷雾 |
炭疽病 | 苯醚甲环唑 | 1000倍液喷雾 |
白粉病 | 三唑酮 | 1000倍液喷雾 |
蚜虫 | 吡虫啉 | 1000倍液喷雾 |
白粉虱 | 氟啶虫胺腈 | 1000倍液喷雾 |
烟粉虱 | 氟啶虫酰胺 | 1000倍液喷雾 |
茶黄螨 | 噻螨酮 | 1000倍液喷雾 |
烟青虫 | 苏云金杆菌 | 1000倍液喷雾 |
6. 采收
- 小麦收割:小麦进入成熟期后应适时早收割,收割时,联合收割机跨在套种行间作业,留茬高度25~30厘米。
- 辣椒采收:鲜椒商品果应及时人工采收上市。干椒采收标准:手握果无气,指捻不打滑,深红色,无病斑、无虫蛀、无霉变,杂质<0.1%,水分含量在20%以内。干椒可用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采收,采收后及时晾晒或烘干。
热门推荐
专家推荐:孕晚期失眠的科学应对方案
最新研究:思维链让Transformer突破表达能力限制,可模拟任意电路
双环醇获CSCO指南推荐,成为肝损伤治疗新选择
腾冲三大特色美食:火山土锅子、刀工绝技大薄片、养生银杏宴
青藏高原的“暖湿化”与“北湿南干”:气候变化的双重奏
从帝王到普通人:陈建斌展现演技多样性
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模块化教学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
模块化设计+案例教学:给排水仪表教材的创新编写路径
古诗里的生日祝福:从孝道到友情的诗意表达
从李清照苏轼诗词中,寻找独特的生日祝福语
诗意祝福:用古诗词为生日增添文化韵味
全世界最完美的女演员:费雯·丽
乱世佳人,永远的女神!
解锁甜美梦境:年轻人失眠多梦的焦虑拯救指南
持续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
以数字化时代下的资产管理创新为焦点
从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要制定好“游戏规则”
从红烧到咖喱:8种牛肉面的详细制作方法

打破传统束缚:陈建斌塑造人性化曹操引热议
从威严到孤独:陈建斌演绎雍正的多面人生
陈建斌:用坚韧精神克服外貌质疑,以过硬演技赢得观众认可
蓝莓的全面探索:营养、种植技巧、食用创意与日常妙用
蔓越莓也能在家种啦!超详尽种植手册请收好
蔓越莓烤胡桃南瓜与苹果
“尔滨”特产蔓越莓真有那么神奇吗?专业解读来了
北京最佳银杏观赏地点全攻略:从钓鱼台到清华,十大景点等你来打卡
轻松做几道萝卜家常菜,告别腹部胀气
中医调理腹部胀气有妙方,陈皮山楂茯苓饮助你轻松应对
缓解腹部胀气,喝酸奶最靠谱!
最新健康科普:苏打水降尿酸等4大生活疑问权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