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详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详解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627AO60525D1BM.html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辣椒生产国与消费国,2022年辣椒种植面积达223万公顷,总产量约6400万吨,年产值超2700亿元。随着居民对辣椒接受程度的提高,食辣群体将继续增长。辣椒在我国蔬菜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我国辣椒出口额达8.5亿美元,占蔬菜总出口额的7.57%。

一、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

麦辣套种植模式可较好地解决粮经争地问题,实现粮食与经济作物双收益。在小麦田套种加工型辣椒时,辣椒多采用移栽方式,存在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用工环境差,强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为此,研究团队经过长期实践,总结集成了麦套加工型辣椒机械化精播栽培技术。该技术将辣椒种子进行丸粒化处理,实现机械起垄、铺设滴灌带、覆盖地膜、精量机械播种一次完成,除去了育苗、移栽环节,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减轻了劳动生产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有效推动辣椒产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二、关键技术要点

1. 产地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进行生产,且不应与茄科作物连作。要求无霜期120天以上,年活动积温3100℃以上,年降雨量450-550毫米。

2. 套种方式

小麦于10月中下旬播种,麦垄预留宜选择“三二模式”,即每种植带种植3行小麦套种2行辣椒,3行小麦种植带宽0.4米,行距0.13米,预留的辣椒种植带宽0.8米,行距0.4米。

3. 小麦栽培要点

  • 品种选择:宜选择抗病性强,产量高,矮秆早熟品种,如济麦22、济麦60、山农28号等。
  • 微耕机精耕整地:小麦播种前,每公顷一次性施入有机肥30000-45000公斤。辣椒预留行内撒入复合肥(N∶P∶K=15∶15∶15)600-750公斤/公顷,选用微耕机旋耕,深度20厘米,耙平、耙细,以利于提高播种质量,保证一出全苗。

4. 辣椒栽培要点

  • 品种选择:选用株型紧凑、结果集中、优质高产抗病的加工型辣椒品种,如德红1号、英潮红4号、三樱椒、德红6号等。
  • 种子丸粒化精量直播
  • 采用种子丸粒机将生物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黏合剂、种衣剂等分层包被在辣椒种子表面,使其体积和质量增加,成为大小均一,直径3~4毫米的规则小球体或椭球体,以提高种子播种质量,便于精量播种。
  • 播种前1周精细整地,结合小麦生育后期的需肥规律,重视底肥的施用,每公顷施生物有机肥3000公斤、三元复合肥(N∶P∶K=15∶15∶15)600公斤。
  • 辣椒适宜播期在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小麦形成的田间小气候和地膜覆盖会减少倒春寒对辣椒苗的影响。每种植带种2行辣椒,先铺设滴灌带,滴灌带平整铺设在地膜下2行辣椒中间;后覆膜,宜选用厚度为0.01毫米的银黑双色地膜,在地膜上进行精量播种。单株种植模式,每穴播2~3粒种子,每667平方米用丸粒化种子2.0~2.5公斤;双株种植模式,每穴播3~5粒种子,每667平方米用丸粒化种子2.5~3.0公斤。播种深度1.0~2.0厘米,按照品种种植要求适当调整株行距。
  • 辣椒播种机调试运行:采用通用拖拉机为牵引动力悬挂双列式多功能辣椒播种机,或在拖拉机上加装北斗导航装置,应用北斗导航、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操作人员在手机上标注出播种地块的边界,无人驾驶辣椒精播机即可自动规划播种路径,实现起垄、铺滴灌带、覆地膜、打孔播种、覆土一次完成。
  • 播种及注意事项:播种过程中,定时查看穴孔内是否有种子及种子数是否精准,及时调整机器,保证不漏播、播种精准。播种机行进宜慢,做到起垄平直、铺膜完整、破膜率高、穴播精准。
  • 出苗前管理:播种后1~2天,根据天气情况少量滴灌,每667平方米灌水量15~20立方米。
  • 定苗:播种后10~15天即可出苗,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辣椒苗没有破膜的应及时人工协助破膜。当幼苗长到8~10厘米时定苗,根据辣椒品种特性每穴留1~2株。
  • 田间管理
  • 肥水管理:出苗后至9月上旬,根据墒情和天气变化,每隔15天左右浇1次水,每667平方米滴灌20~25立方米,全生育期灌水4~7次。辣椒开花期,结合浇水,追施高氮中磷低钾复合肥(N∶P∶K=21∶8∶11)10~15公斤,同时叶面喷施富含腐植酸、氨基酸及硼、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每采收1次后,每667平方米随水冲施高氮高钾复合肥(N∶K2O=25∶20)20公斤、中量元素水溶液10升(600~800倍液)、磷酸二氢钾100克。
  • 植株调整:结合小麦收割,于门椒现蕾前后一并进行机械摘心,摘心后每株留15~17片真叶。根据品种特性选留结果枝,摘除门椒以下的腋芽,若植株长势弱,可将第1~2层的花蕾摘掉。

5. 病虫害防治

  • 主要病虫害:辣椒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灰霉病、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烟粉虱、茶黄螨、烟青虫。
  • 防治方法
  • 农业防治:宜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制度,与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培育壮苗,科学施肥。
  • 生物防治:宜使用害虫天敌、病毒制剂、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 物理防治:采用银黑色地膜覆盖,选用黄板、诱虫灯进行诱杀。黄板规格20厘米×15厘米,每667平方米使用2530块,悬挂高度以黄板下端距离植株顶端1020厘米为宜。一般采用频振式农用诱虫灯,每3.3~4.0公顷设置1盏,连片使用效果更佳,需定期对接虫袋和高压电网的污垢进行清理。
  • 药剂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表1。
病虫害
防治药剂
使用方法
猝倒病
甲霜灵
1000倍液喷雾
灰霉病
噻菌灵
1000倍液喷雾
病毒病
宁南霉素
1000倍液喷雾
疫病
铜制剂
1000倍液喷雾
炭疽病
苯醚甲环唑
1000倍液喷雾
白粉病
三唑酮
1000倍液喷雾
蚜虫
吡虫啉
1000倍液喷雾
白粉虱
氟啶虫胺腈
1000倍液喷雾
烟粉虱
氟啶虫酰胺
1000倍液喷雾
茶黄螨
噻螨酮
1000倍液喷雾
烟青虫
苏云金杆菌
1000倍液喷雾

6. 采收

  • 小麦收割:小麦进入成熟期后应适时早收割,收割时,联合收割机跨在套种行间作业,留茬高度25~30厘米。
  • 辣椒采收:鲜椒商品果应及时人工采收上市。干椒采收标准:手握果无气,指捻不打滑,深红色,无病斑、无虫蛀、无霉变,杂质<0.1%,水分含量在20%以内。干椒可用自走式联合收获机采收,采收后及时晾晒或烘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