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改良中药封包技术:操作便捷安全,无毒副作用
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改良中药封包技术:操作便捷安全,无毒副作用
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护士长许田田改良的中药封包技术,通过将中药熬制成药膏,涂抹在保鲜膜上,再覆盖一层纱布,做成饼状,最后将纱布端贴在患者皮肤上,外层用保鲜膜覆盖,将制作好的封包放在患处热敷30分钟。这种改良后的中药封包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中药封包技术简介
中药封包法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传统方法是将熬制的药膏直接涂擦到皮肤,但这种方法存在油性大、容易弄脏衣服且不易清洗的缺点。而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护士长许田田改良的中药封包技术则克服了这些缺点。改良后的中药封包是将中药熬制成药膏,涂抹在保鲜膜上,再覆盖一层纱布,做成饼状,将纱布端贴在患者皮肤上,外层用保鲜膜覆盖,将制作好的封包放在患处热敷30分钟,磁热灯距离封包上30cm,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择1-2次/天。
中药封包通过药包的热气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加速循环,药性透过皮毛由表入里快速渗透,使有效的活化物质通透皮肤,直接作用于病灶,充分发挥其活血行气、调经散寒、通络止痛等功效,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中药封包优点
操作便捷、安全:中药封包的操作过程十分简单,将药包加热,然后热敷即可。治疗期间,既不会有打针的疼痛,也不会有口服药物的副作用,使用起来十分安全。
无毒副作用:中药封包是一种典型的中医外治手法,它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使用人不用担心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因口服药物的刺激,而产生损伤。
中药封包适应症
骨科疾病
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通过外敷中药封包,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
妇科疾病
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等。通过外敷中药封包于小腹或腰部相应穴位,可以调和气血、温通经络、缓解疼痛。
呼吸系统疾病
如感冒、咳嗽、哮喘等。通过外敷中药封包于背部相应穴位,可以温肺散寒、止咳平喘。
神经系统疾病
如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通过外敷中药封包于头部或颈部相应穴位,可以舒筋活血、安神定志。
中药封包禁忌症
- 皮肤对该药物过敏者、患者身体上有皮肤损伤,发病阶段皮肤疾病;
- 炎症、过敏或者用药后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现象;
- 不明肿块、出血倾向者;
- 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忌热敷;
- 妊娠期、经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 24小时急性期内用冷敷禁忌热敷。
中药封包注意事项
- 敷药包前应排空小便。
- 随时观察,防止烫伤,患者感到局部疼痛,出现水泡应停止操作,给予适当处理。
- 布袋和毛巾等用后清洗消毒备用,或专人专用。
- 中药封包治疗后应清淡饮食,喝比平时多的温开水,不宜喝冷水或冰水。
本文原文来自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