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粒龙眼三味药,壳肉核各有妙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粒龙眼三味药,壳肉核各有妙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taozhongyi.net/2024/05/27/%E4%B8%80%E7%B2%92%E6%A1%82%E5%9C%86%E4%B8%89%E5%91%B3%E8%8D%AF%EF%BC%8C%E5%A3%B3%E5%92%8C%E6%A0%B8%E5%8D%83%E4%B8%87%E5%88%AB%E6%89%94%EF%BC%81%E9%83%BD%E6%9C%89%E5%A4%A7%E7%94%A8/

龙眼,又名桂圆,自古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龙眼不仅果肉可食,其壳、核、叶、花等部位都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龙眼各部位的功效及使用方法。

身体变弱后,有两个问题就变得格外突出:
一是风多,易生病,如地铁里的冷风
二是工作情绪,气血损耗多(暮春生发后劲不足,夏秋更是),疲累无力
加上天暖热起来,大家就想吃水果,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果中神品”——龙眼,又名桂圆,自古有“南桂圆、北人参”之称。

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说:“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

滋补身体,还属龙眼,一粒龙眼三味药。

龙眼壳轻,往上/外走,可祛头/体表风邪。
龙眼肉不轻不重,作用在中焦,补益心脾。
龙眼核重,往下走,帮助祛除下焦的湿气,同时行气散结。

除此之外,龙眼叶和花也都有大用,如龙眼花可用于各种淋病,龙眼叶可用于明目、治痔疮和烂脚等。
不过市面上,花、叶少,今天就主要摆一摆咋个把龙眼的功效最大化。

龙眼壳别扔,煮水喝祛风邪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内经》上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风会带着外邪进入身体,和体内结合为风寒、风热、风湿。
春天是风的季节,这几天,地铁上也开启了冷风模式,对着后脑勺吹。天热后,风等同于凉爽,让人防不胜防。
这个时候,吃剩下的龙眼壳就有大用了。《本草再新》记载龙眼壳:“治心虚头晕,散邪祛风,聪耳明目。”

眩晕耳聋困扰的朋友,或如果吹风、吹空调后(尤其是天热出汗后吹风),头痛、头晕,可以取10g龙眼壳,下锅加约2碗水,大火烧开后小火煮20分钟。服下后,可缓解头疼、头晕的症状。

水煮成稍深的黄色即可

同时,由于龙眼壳能祛风解毒、敛疮生肌,很多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尤其是游走性的(风邪),可用它来煎水外洗患处,可消疹止痒

另外,亦可将龙眼壳煅存性研细末,再用茶油调成糊,外敷治疗烫伤与久不愈合的皮肤溃疡(此法盛传于锡山乡间)。

食龙眼肉,滋补阴血、补益心脾

过度的思虑、焦虑,熬夜、脑力劳动等,都会大量的消耗我们的心血。
龙眼是味很好的滋补药,《神农本草经》载:"龙眼,味甘,平。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通神明。”
新鲜的龙眼易上火,吃龙眼干性味更加平和。
甘味入脾,能够健脾,脾统血,身上的血是脾脏在管,入脾的都能够补到血。而且可养心安神,所以治血虚、心悸、劳神健忘

龙眼又名益智,《本草纲目》记载龙眼“开胃益脾,补虚长智。”血虚的人可以吃龙眼肉来补血,脾虚的人可以吃龙眼肉来补脾。
小孩子日常可以适当多吃,可益智、补虚

龙眼作为中药,应用颇广。其中,最出名的中医食疗古方,还数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记载的玉灵膏(龙眼肉为君药)。
“玉灵膏,一名代参膏……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盆服之,尤妙。”
大补气血,功效比参芪还好。就是有点耗人力,需蒸40+小时。随着蒸制,龙眼里面的果糖会被破坏,味道开始变苦,药效却得到了加强,补血又不上火

具体的食材配比和做法也说了:
“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
主要材料就是一味龙眼肉,白糖调味。阴虚有火(舌头红,舌苔薄或没有),那么还要按10:1加入打成粉的西洋参(如龙眼肉500g,西洋参50g)。
如果平时阳气不旺可不加西洋参,换为党参、花旗参、太子参(小孩),甚至人参,因为西洋参有些寒凉。
下方放米饭,上方放丝绵遮住的龙眼肉,用米的蒸汽蒸。也可以每次煮饭时,放锅上蒸,蒸100来次。

如果嫌麻烦,以下日常的做法也可以学起来~
眼花头晕、心悸→龙眼枸杞汤
食材:龙眼肉30克、枸杞子15克、桑葚15克
做法:用水同煎煮,服用时,可加适量白糖。
功效:养心、补肝、益肾
失眠多梦、头昏心悸→五味子桂圆膏
食材:五味子500克,桂圆500克,蜂蜜500克
做法:一起放入煲内,加水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去渣,加入蜂蜜,用慢火熬成膏状。每次1汤匙,每日2~3次。
功效:补气血,养五脏,养血安神,补气宁心
体弱贫血→龙眼花生汤
食材:龙眼肉9克、花生米(带红衣)15克、大枣4枚
做法:大枣撕开,用水煎煮,连汤一并食用
功效:补虚、养血
《红楼梦》中贾宝玉魂魄出窍、心悸怔忡,也是靠喝桂圆汤,才渐渐地定了神。
另外,南怀瑾大师的一个治疗肠胃病的秘方,也是用龙眼肉、花椒、艾绒3味做成肚脐贴

龙眼核,行气散结、止血止痛、止泻燥湿

龙眼核,具有行气散结、止血止痛、止泻燥湿等功效。
龙眼核重,它会往下走,帮助祛除下焦的湿气,同时行气散结。今年整体湿重,可用5g左右的龙眼核泡水喝,可以利水渗湿
孩子大便溏稀、黏厕所,小便淋漓不尽、次数多,也很适合用这个小方子。
除此之外,对于某些皮肤小伤口,尤其是毛发处伤口,也可以选择用龙眼核粉来帮助伤口恢复。
《纲目拾遗》:“凡家有小女子者,不可不备,遇面上或磕伤及金刃伤,以此敷之,定痛止血生肌,愈后定能生发,不比他药,愈后不长发也。”
《便易经验集》:龙眼核剥去光皮,其仁研极细,掺疮口即定痛止血。平西氏云:“此药在西秦巴里营中,敕愈多人。”
需要注意的是,龙眼核打粉之前,要去掉表面黑色的光皮。
并且,用龙眼核粉时,要确定好伤口未处于发炎状态。如果伤口有炎症,是不建议用的,要等炎症消退后再使用。
《本草纲目》还有记述,取龙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细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
多的龙眼核,还可打造少女般粉嫩小“森林”:
工作繁忙,时常失眠,觉得自己更容易疲劳,脸色也不那么红润,月经量少了?这都很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不妨每天泡些桂圆喝。
当然,你觉得分开用麻烦,也可以选择把一整个桂圆(含皮带核)煮水泡水喝。
桂圆壳祛风,桂圆核祛湿,都是泄,而桂圆果肉补虚补气血,补泻平衡,整体平和,效果最大化
当然再好的东西,也有禁忌,若是患有外感实邪,如感冒咳嗽,痰饮胀满,就不要吃龙眼肉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