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能拯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解鄱阳湖困局应该建坝还是上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能拯救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解鄱阳湖困局应该建坝还是上闸?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P84II080531712V.html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在40天内锐减69%,创下近10年最小值。2023年,这一危机仍在持续,湖区水面面积在13天内缩水超四分之一。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拯救鄱阳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鄱阳湖面积锐减的警钟

2022年,受持续高温少雨和上游来水减少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水域面积大幅缩减。短短40天内,鄱阳湖缩水69%。据风云气象卫星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8月21日,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939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的3110平方公里偏小7成,成为近10年最小值。

截至2023年7月15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湖区水面面积在13天内缩水超四分之一。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降至13.08米,比多年同期偏低5米多。

历史变迁触目惊心

  • 上世纪五十年代:鄱阳湖平水位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
  • 本世纪初:萎缩到3870平方公里。
  • 如今:汛期才能突破3000平方公里,枯水期仅500多平方公里,干旱年份更是萎缩到300多平方公里。

季节性变化

  • 丰水期(6-10月):降水增加和长江水位上涨,大量江水涌入,面积迅速扩大。
  • 枯水期(11月至次年5月):降水减少和长江水位下降,湖水流出,面积急剧缩小。

症结所在:探寻鄱阳湖面积缩小的根源

自然因素

  •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改变,2023年6月至7月中旬,长江中下游降雨量偏少30%以上,江西省偏少40%以上,赣江等五河来水量偏少50%以上,直接导致鄱阳湖补给水量大幅下降。
  • 长江水位变化:长江水位高低影响鄱阳湖水量交换,近年来长江上游水利工程及气候变化影响长江水位规律。

人为因素

  • 水资源过度开发:鄱阳湖流域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利用率高,过度开发减少入湖水量,破坏生态环境。
  • 水利工程影响:三峡工程等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改变江湖关系。
  • 非法采砂与围垦:加速湖水外泄,直接减少水域面积。
  • 排污问题:污水和垃圾排放导致水质恶化。

枢纽之议:水利工程的前世今生

面对鄱阳湖面积缩小的形势,修建水利枢纽工程的提议应运而生。历经漫长曲折的探索,相关方案不断调整优化,旨在保护生态、稳定水资源。

他山之石:国外案例的启示借鉴

贝加尔湖伊尔库茨克水库案例

贝加尔湖,作为世界最深、最古老且淡水资源丰富的湖泊,其生态系统独特且重要。前苏联为满足能源和水资源调配需求,在安加拉河上修建了伊尔库茨克水库,使贝加尔湖成为水库一部分。大坝建成后:

  • 湖面抬高:1.4米
  • 水库容量增加:四百多亿方
  • 河道拦蓄水量:约40亿方
  • 最大库容:481亿方

积极影响包括提供稳定电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改善水资源调配。

布赫塔马尔水库案例

布赫塔马尔水库位于哈萨克斯坦,前身是斋桑泊。苏联拦截额尔齐斯河修筑水坝,建成该水库:

  • 水域面积:5500多平方公里
  • 平均深度:11至13米
  • 储水量:530亿方
  • 世界水库排名:第19位

该工程为农业灌溉、工业及居民用水提供保障,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

这些案例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强调了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性。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