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伏立康唑精准用药指南:血药浓度监测守护用药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伏立康唑精准用药指南:血药浓度监测守护用药安全

引用
1
来源
1.
http://m.cqcb.com/health/kangyang/2024-09-30/5667823_pc.html

伏立康唑是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之一,其治疗效果与体内药物暴露水平密切相关。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进行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伏立康唑的使用方法和血药浓度监测的相关知识。

了解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为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药氟康唑的衍生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对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孢子菌和隐球菌等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伏立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14α-甾醇的脱甲基作用,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必须组成部分麦角甾醇的合成。麦角甾醇的缺失导致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死亡或抑制真菌细胞生长。目前,伏立康唑已经成为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器官移植患者抗真菌感染用药的首选。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必要性

伏立康唑主要由肝脏代谢,其在人体的代谢呈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其给药剂量与药物谷浓度(Cmin)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呈非线性改变。

研究表明,患者年龄、体重、CYP2C19基因多态性、药物间相互作用、肝功能不全等多个重要因素都会严重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使其血药浓度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较大。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不仅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还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视觉改变或视觉障碍等有关。

因此,为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伏立康唑的治疗药物监测(TDM)。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适用人群

  1. 肝功能不全患者;
  2. 联合使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的患者;
  3. 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
  4. 发生伏立康唑药物不良事件或疗效欠佳的患者;
  5. 重症真菌感染危及生命的患者;
  6.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具有更高的清除率和更大的分布容积,且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个体间差异显著,因此推荐儿童患者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伏立康唑的治疗浓度范围

根据2018年中国药理学会制定的《伏立康唑个体化用药指南》,推荐伏立康唑治疗浓度范围为0.5μg-5μg/mL。如果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病情加重。如果血药浓度高于有效治疗浓度,则有诱发用药者肝脏、神经系统毒性的风险。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监测时机

  1. 未给予负荷剂量的患者,建议伏立康唑首次监测时间在第5天到第7天进行,即第9剂到第13剂给药前30分钟;
  2. 给予负荷剂量的患者,建议伏立康唑首次监测时机在第3天到第5天进行,即第5剂到第9剂给药前30分钟,之后定期监测;
    调整伏立康唑剂量、加用或停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或疗效欠佳时,推荐反复监测伏立康唑稳态谷浓度。

伏立康唑给药剂量调整

  1. 伏立康唑稳态血药谷浓度低于1mg/L或疗效不佳,则建议将伏立康唑维持剂量增加50%,然后根据血药浓度进行调整;
  2. 伏立康唑稳态血药谷浓度高于5mg/L且低于10mg/L,且未发生2级或2级以上不良事件,则建议将伏立康唑维持剂量减少20%,然后根据血药浓度进行调整;
  3. 伏立康唑稳态血药谷浓度高于10mg/L或发生2级或2级以上不良事件时,建议立即停止给药1次,并维持剂量减量50%,然后根据血药浓度进行调整;
  4. 不给予负荷剂量时,重复监测血药浓度时机应与首次监测时机相同;即应在调整伏立康唑剂量,或加用或停用影响伏立康唑药代动力学药物后的第5~7天重复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