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顺丰速递——八百里加急,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到底有多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代的顺丰速递——八百里加急,历史上真的存在吗?到底有多快?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56671847_121157388/?pvid=000115_3w_a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主要依靠驿站。其中,“八百里加急”作为最紧急的传递方式,一直备受关注。那么,这种传说中的快速传递方式到底有多快?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古驿站
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骑绝尘,尘土飞扬,只见一人纵马疾驰,高声呼喊:“八百里加急!御赐金牌,阻者死,逆者亡!”话音未落,人马已消失在烟尘之中。
这种场景描绘的就是古代快速传递紧急公文的方式,有点像现代的邮政特急件。在古代,没有邮局,传递文件主要依靠驿站系统。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驿站,文件通过一站一站的接力方式传递下去。
文件传递的时间由其紧急程度决定。普通的文件每天传递三百里,紧急的文件每天传递四百里或六百里,而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则是最紧急的特急件。遇到这样的信件,就要用最快的马匹,日夜兼程,几乎可以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每到一个驿站都要更换马匹,送信人则在马上进食,以节省时间。这种传递方式非到万不得已不会启用,因为这不仅会跑死马匹,送信人也可能会因劳累过度而亡。
历史上确实有“八百里加急”的实例。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宣帝曾亲自驾驭驿马,日行三百里。唐朝的最紧急通信要求更是达到了日行五百里的速度。例如,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而唐玄宗当时正在华清宫,两地相距三千里。令人惊讶的是,仅仅6天之内,唐玄宗就收到了消息,计算下来每天的传递速度达到了五百里。
这些实例证明,“八百里加急”并非只是文学作品中的夸张描写,而是确有其事。这种快速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古代的政治、军事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河池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河池哪里最好玩?广西河池市好玩的地方推荐
2025年广州11区春节活动全攻略:从花市到灯会,玩转羊城新春
做好这6个眼部保健 让你的眼睛水灵灵
眼白突然出血红了一片?先别慌
健康养生改善眼睛健康的自我保护措施
土地使用权转让税费计算及相关政策解析
关婷娜:冰山一角的“大”字背后,引发网友热议!
导游证考试难度大吗?全面解析考试内容与备考策略
合肥两日游攻略:三国古战场、名人故居、古镇水乡,尽显庐州魅力
逍遥津+三河古镇:合肥两日游的悠闲打卡地
合肥两日游:打卡李鸿章故居、逍遥津与三河古镇
都江堰地名溯源:从“湔堰”到“都江堰”的千年演变
有孩子了领结婚证是什么程序
双节期间深圳各区采取措施保障新人“甜蜜需求” 婚姻登记“不办完不打烊”
租金占收入的比例应如何合理设定?
个人理财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互联网产品经理(PM)月薪一般是多少?速看!
海口博爱路修缮有序推进
抽雪茄、剪刀手,二战力挽狂澜的丘吉尔到底是怎样的人
构建“人工智能+语言”微专业,这一高校打造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新范式
小蛮腰:广州塔的结构与美学解析
小蛮腰:广州塔的结构与美学解析
磷酸二氢钾的正确使用方法、最佳喷施时期及禁忌事项详解
企业风险管理的六大维度:从识别到监控的全面指南
毛泽东诗词里的革命故事:黄洋界保卫战
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诗词中的红色记忆
黄洋界保卫战:毛泽东指挥下的奇迹
黄洋界:云雾缭绕中的红色记忆
机场VIP服务通常包括哪些具体服务内容?
弘扬国学经典,探秘围棋业余1段连接篇:智慧博弈的艺术与教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