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秒缓解考场焦虑,大脑一片空白也不慌
3招秒缓解考场焦虑,大脑一片空白也不慌
高考在即,不少家长担心得觉也睡不好,饭也吃不香。自己紧张也就算了,更怕孩子考前焦虑,考场上发挥失常。失眠、出汗、拉肚子……这些都是"焦虑"惹的祸吗?要怎么做才能缓解焦虑情绪呢?
孩子考前焦虑会有哪些表现?
除了心理层面,孩子在身体上、行为上也可能会有一些紧张的表现。
焦虑是一种情绪,首先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状。此外,孩子在行为上、身体上也可能呈现出"不淡定"的状态。
- 心理上:总是在担心、心神不宁。
- 行为上:来回走动、丢三落四、忙来忙去。
- 身体上:心慌、气短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手抖、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家长也可以关注孩子是否会频繁做各种小动作,如咬紧牙关、攥紧拳头、咬指甲、眨眼睛、擤鼻子等,都是孩子过度焦虑的信号。
考场上大脑突然一片空白怎么办?
这种情况属于急性焦虑,应当先处理症状。
如果在考场上出现控制不住的心慌、出汗、腹痛等急性焦虑症状,应当先针对症状做出相应处理,再尝试缓解焦虑。
比如说出汗,考生可以先用纸把汗擦掉;肚子痛,考生可以去上厕所。很多孩子觉得考场上来不及做这些事情,但其实身体不适一味忍着会导致分心,反而浪费更多时间。
处理症状后,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深呼吸。记住"吸气数1下,呼气数3下",慢慢呼吸,不要大口大口地喘气。
深呼吸可以帮助考生将注意力从焦虑情绪上转移到自己的行为上,从而缓解焦虑。
突发急性焦虑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在考场上"出岔子"的孩子,通常在平时就"有迹可循"。
如果考前观察到孩子有过度焦虑的倾向,可以尝试提前干预,通过抗焦虑药物帮助孩子调节焦虑情绪,但要注意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家长怎样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
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孩子,所以首先要稳住自己。
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很多孩子的焦虑其实都来源于家庭。因此,家长首先要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问题。
怎样处理自己的焦虑呢?第一步是要能跳出来用"第三只眼"看,意识到自己在焦虑。
家长可以评估一下,如果焦虑程度是0—100分,现在自己大概在多少分?
如果分值较高,建议暂时和孩子"隔离"一下。
你可以出去散步,或读一本书,或给孩子做点好吃的,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慢慢把情绪"放"下来。
如果焦虑感特别严重,不妨"摆烂"一会,刷会短视频,或直接告诉孩子:"我现在情绪不好,想一个人静静。"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焦虑"正常化"。孩子看到你这样处理焦虑问题,潜移默化中就会明白:焦虑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可以通过调节平复。当他们自己焦虑时,就能够"有样学样",更好地面对。
孩子考前失眠,可以吃助眠药吗?
可以,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药物。
说到助眠药,相信不少家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褪黑素。不过,考前给孩子吃褪黑素助眠,大概率是没有用的。
褪黑素适用于倒时差等因节律混乱导致的失眠情况,而考生失眠多由过度焦虑、警觉引起。因此,应选择安定类助眠药物。
很多家长会担心安定类助眠药成瘾问题,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吃完药第二天起不来、头晕。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所以如果孩子有需要服用助眠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这里也给大家科普一些相关知识:
关于安眠药成瘾,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一般是连续服用3个月后才容易成瘾,短期服用基本可以放心。
至于服用助眠药是否会导致孩子第二天犯困,这个问题与药物的半衰期有关。只有半衰期长的助眠药可能导致服用者第二天有宿醉感,因此一定要给孩子选择半衰期短的助眠药。
专家简介
张丽萍,副主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心理卫生工作20年,第四届中国高级CBT治疗师系统培训学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兼职讲师、心理辅导员,中国药科大学校外心理辅导员,南京晓庄学院女生成长顾问。
焦虑,其实是一种对未知、对不确定的担心。举个例子,晚上将近12点,你的孩子正在写作业,眼看着要写不完了。这时你开始焦虑:万一考试的时候刚好考到没写完的这道题怎么办?万一最后和理想学校的分数线就差了这几分怎么办?
这些都是我们控制不了、不确定的。其实,未来只有不确定是确定的。当我们能够拥抱不确定时,我们也就不焦虑了。
与其去担心控制不了的未来,不如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能做什么事上——回到之前举的例子,此时你不妨给孩子倒杯热水、切盘水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句话总结,就是"关注当下,为所当为"。最后,祝所有考生都能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