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识:60~100℃的水 ,茶叶各有话说
茶知识:60~100℃的水 ,茶叶各有话说
泡茶讲究水温,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才能泡出最佳的口感。从宋人蔡襄的《茶录》中“候汤最难”的记载,到现代茶艺的科学实践,泡茶水温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从60℃到100℃的不同水温下,各种茶叶的最佳表现。
细嫩的茶说:我怕烫
小时候,我们常常学着祖母的样子泡茶,在杯中丢一撮茶叶,用滚开的水浇注,祖母总是会一把揽住说:“这细嫩的叶子最怕烫,一烫就死了。没有生命,茶水也不好喝。”
长大后才明白,水温确实是决定茶味的关键因素。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用沸腾(100℃)的水来泡,特别是那些细嫩的绿茶,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黄山毛峰、都匀毛尖等名品,它们最怕沸水。
最适合的水温是80~85℃,甚至洞庭碧螺春可以用70℃的水冲泡。可以先倒水,再放茶叶。如果水温过高,茶水会变深,香味会被破坏,绿茶会失去清甜的味道,维生素等物质也会被瓦解,影响茶的功效。
黄茶和白茶同样偏好较低的水温。
浓郁的茶说:让沸腾的水来得猛烈些吧
乌龙茶则需要完全相反的对待方式。采茶人要在晴朗午后,从中午12点一直采到下午4点,因为这个时段的阳光最为充足。被摘下的乌龙茶在阳光和清风里,叶片部分水分蒸发,变得柔软,同时随着体温的升高而挥发掉一部分沸点低的芳香物质。
制茶工匠通过萎凋和摇青等工序,进一步促成茶叶内的酶转化。最后,为了保留乌龙茶最好的香气和味道,必须先在80~85℃的温度下烘焙4~6小时,第二天再在75~80℃的温度下烘焙2~3个小时,不能让过高的温度伤害了容易挥发的香气。
有趣的是,虽然烘焙温度不易过高,但乌龙茶在冲泡时却必须用100℃的水,才能完全释放出其独特的茶香和滋味。铁观音、大红袍等乌龙茶,要的就是浓郁茶香,茶要放得多些,水的温度也要100℃才够痛快。
水沸腾后马上冲泡,第一泡倒掉,从第二泡开始饮用,那香味在嘴巴里横冲直撞,最后缓缓从鼻腔中呼出来,竟然也带着香味。
粗犷的茶说:煮我吧,让我更畅快
黑砖茶这样的边销茶,具有粗犷的个性,偏爱已经沸腾的热水和大火。以黑茶、普洱为代表的边销茶,沸水无法满足它们,只有在壶里或茶锅里熬煮才能逼出茶的香味。
专家研究发现,边销茶的营养成分的确需要熬煮才能完全释放,对于常年以肉为主、缺乏蔬菜的边疆少数民族来说,黑茶可解决体内油脂过剩的问题,是维系身体平衡的重要方式。
在云贵、川藏等高海拔地区,水很难达到100℃的沸点,但黑茶、普洱等边销茶却需要更高的温度来激发其香味。只有在壶里或茶锅里熬煮,才能让这些茶发挥出最佳的口感。
中档茶叶说:我喜欢热情似火
即使是同一种茶叶,不同等级的茶叶对水温的要求也不同。高档绿茶不能用沸水,而中低档的绿茶因为少嫩芽、茶叶条索粗大而喜欢沸水。
花茶、红茶等品种中的中档茶也都喜欢较高的水温。研究人员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中档茶来说,水温越低,越难激发茶里的有效成分,茶味或是不足,或是发涩。
只有刚刚沸腾的水,才能激发出这类茶的至美口感。以花茶中最常见的茉莉花茶为例,金茗眉和银毫分别用80~90℃的水冲泡:
金茗眉:遇水后开始展现自己的媚态,原本卷曲的叶片缓缓舒展,上下沉浮,似是在水中起舞。茶水渐渐有了颜色,香气扑鼻而来,很快弥漫四周,整个房间都散发着茉莉的花香与茶香。
银毫:遇水后浮在水面,良久才沉下去,叶片未舒展,口感也偏涩。
而换用刚刚煮沸的水来冲泡银毫,苦味则明显减轻,花香混着茶香如觉醒一样冲出杯底。
全发酵的红茶同样喜欢100℃的沸水,只有这个温度才能将它体内的有益成分溶解出。不过,有些出身贵族的细嫩红茶也可用凉至90℃的水冲泡,比如祁门红茶、红碎茶、袋装的红茶,可以用95℃的水冲泡。
泡茶讲究水温,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水温才能泡出最佳的口感。从宋人蔡襄的《茶录》中“候汤最难”的记载,到现代茶艺的科学实践,泡茶水温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从60℃到100℃的不同水温下,各种茶叶的最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