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火器技术发展的巅峰,《明清火器技术史论》
中国古代火器技术发展的巅峰,《明清火器技术史论》
在明清交替之际,中国火器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戚继光到徐光启,一批杰出的军事家和科学家积极学习西方火器技术,推动了中国古代火器的繁荣发展。《明清火器技术史论》一书详细介绍了这一时期火器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新精神。
如果现在的我们回到明代中后期,看看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抗倭战争、看看在朝鲜半岛上的抗倭战争,再看看明清之间的诸多战争,当时的情景可能和很多电视剧里拍的不一样。虽然那个时期还没有完全进入热兵器时代,但战场上已经有了大量的热兵器,并且在决定战争走向之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个存续时间比较长的大一统王朝是由北方的少数民族建立的,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蒙元和满清。蒙古能够夺取天下,所凭借的主要是其当时处于世界一流的蒙古铁骑,以及无坚不摧的攻城投石机。那么,满清能够入主中原,所凭借的是什么呢?也是他们的骑兵吗?其实不然。
众所周知,满清的军事制度是八旗制度,其中包括满族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这三者分别代表了强大的步兵、骑兵和炮兵。满清能够平定天下,汉军八旗火力强大的炮兵部队是不可或缺的。而满清的汉军炮兵是哪里来的呢?一部分是投靠他们的汉人所打造的,比如佟家;还有一部分是他们打败明朝的军队之后所缴获的;第三部分则是变节的明军登州炮兵部队。
也就是说,满清的火器物资主要是通过各种方式从明朝那里得来的,当然,也有一部分是他们自己请了洋人指导铸造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明朝已经掌握了不俗的火器铸造和使用技术,在战场上能够有效运用。本书所讲述的,便是明清时期的火器技术发展的历史。
一提到日本人,如果说他们身上还有优点的话,必不可少的一点就是他们勤于学习,令人自愧不如。然而,如果再看看咱们的老祖宗,看看明末清初的部分士大夫和将领,我们会发现,其中也有不少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比如戚继光、徐光启、孙元化、赵士祯,他们在发现明朝的火器技术落后于日本、葡萄牙、土耳其之后,积极研究这些国外的火器,而后在国内进行改造推广,使得中国古代的火器技术一度走向繁荣。
这本书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明清时期的火器发展历程,让我们看到了鸟铳、佛朗机铳和本土化过程,其中还包括学习西方的数学知识来改进铳炮,书中的大量插图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在闪闪发光。学习先进,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