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的八层理解:从亚里士多德到量子引力
引力的八层理解:从亚里士多德到量子引力
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自由落体的观察,到现代物理学中引力的本质探讨,人类对引力的理解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本文将带你深入探索引力的八个层次,从最直观的物体下落现象,到时空弯曲的现代诠释,再到量子引力的前沿研究,全面解析这一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力。
第一层:所有物体都会往下坠落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已经发现所有物体都会往下坠落,他是最早尝试解释自由落体现象的哲学家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物体都会被地球中心吸引,因此物体才会坠落。他给出了自由落体的一个特性:物体越重,自由落体速度越快。
第二层:所有的物体坠落时间都一样
据传言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他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他发现两个球体同时落地。这意味着:自由落体现象与物体的质量或重量并没有任何关系。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伽利略发现物体坠落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第三层:万物之间存在引力
第一层与第二层没有给出自由落体发生的机制,也没有解释自由落体为什么会发生。牛顿认为,万物之间存在吸引力,苹果会往地面坠落,是因为地球吸引了苹果。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之间受到的引力就越强;物体的距离越远,物体之间受到引力就越弱。
第四层:物体的坠落时间一样是因为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
惯性质量是指加速一个物体到底有多困难。引力质量是指物体受到的引力到底有多强。m指惯性质量。m指引力质量。如果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两种质量就能够互相抵消,物体的加速度只取决于万有引力常数,地球的质量以及物体离地球中心的距离。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这个理论也被称为弱等效原理,为后续的广义相对论埋下了伏笔。
第五层:引力不是力
第四层假设惯性质量等于引力质量,得出不同质量物体会同时落地这个结论,然而两种质量并不一定需要相等。若惯性质量大于引力质量,那么质量比较大的物体会坠落的比较慢;反之,质量比较小的物体会坠落的比较慢。爱因斯坦任务我们无法区分两种情况:
- 火箭在无引力场的太空中以加速度g运动。
- 静止的火箭在引力场强为g的星球表面。
第一种情况是由惯性力主导的。第二种情况是由引力主导的。因为我们无法区分这两种情况,这意味着我们无法区分加速度和引力。
第六层:引力是一种几何效应
牛顿万有引力的两个问题:
- 牛顿假设引力的速度是无穷大的,也就是说引力相互作用是瞬时的。超光速的引力已经违反了因果律。
- 牛顿并没有对引力现象的本质做出解释,牛顿只是用公式来描述引力,并且预测天体的轨道。
物理学中四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空间、时间、物质、相互作用。有了空间,物质才能存在。有了时间,物质才能运动。有了相互作用,物质之间才能传递信息并产生运动。
爱因斯坦认为,引力是时空弯曲的一中表现,物质弯曲了四维时空,物质在弯曲的四维时空运动,便是引力的起源。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与牛顿的万有引力对引力理解的区别:
- 牛顿描述的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股神秘的吸引力;爱因斯坦描述的引力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 牛顿的引力是瞬时的,而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是光速c,时空的涟漪会以光速扩散。广义相对论也成功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也成功解决了引力的超距作用1问题。
- 万有引力的引力源是质量,而广义相对论的引力源是能量。广义相对论能解释为什么光子没有质量,可会被天体偏转,这是因为光子有能量,所以光子会被弯曲的时空偏转。广义相对论能预测引力透镜这个现象。
第七层:引力起源于时间
宇宙间所有物质都在四维时空中以光速c移动。根据狭义相对论时间速度、空间速度与光速满足以下关系
如果某个物体静止不动,空间速度等于0,那么该物体会在时间维度以光速c运动。光子在空间维度的速度为光速,因此光速在时间维度的速度为0。
圆柱体表面属于欧几里得几何,满足平面几何的五条公理;而球体的表面属于非欧几里得几何,不满足五条公理,球体的平行线会相交
引力的两个触发条件:
- 时空必须是弯曲的。
- 物体必须在时空中移动。
时空扭曲率越大的地方,时间越慢。我们会感受到引力是因为我们有时间速度。
第八层:量子引力
广义相对论问题:
- 再描述黑洞的无穷小起点时,广义相对论会遇到引力无穷大的问题。
- 广义相对论的作用是定域的,而量子力学的作用是非定域的。广义相对论里的物质只会对时空上的一个区域产生作用,而量子力学里的粒子是按照概率分布在整个空间的。
- 量子力学认为时空是静态,即时间和空间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广义相对论里的时空背景是动态的,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会相互影响的。
- 在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是最弱的。
-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从严格意义来说不算是一种力,而是时空弯曲的一种表现,物理学家很难像其他相互作用一样,用交换引力子这类的概念来描述引力,导致了引力很难与其他相互作用被统一到一起。
通过测量引力的强度,可以证明超弦理论的假设是否正确。如果超弦理论正确,那么引力在大尺度上遵从平方反比定律,在小尺度遵从更高的反比定律,也就是说,引力会在小尺度上被稀释,在大尺度上根据距离的平方而衰减。所以,引力常量应该不是常数,一旦其被证明随着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或尺度而变化,那么就间接证明了高纬度的时空是存在的。
当两个物体的距离达到微米级别,会发生卡西米尔效应,两个物体会因为真空涨落而相互吸引,产生卡西米尔力,影响了人们对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