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果”成为“致富果” !鹤山这个镇用 “甜蜜力量”发力乡村振兴
“小水果”成为“致富果” !鹤山这个镇用 “甜蜜力量”发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址山镇依托自身区位及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甜蜜”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阳光玫瑰葡萄种植场
阳光玫瑰“葡”就“甜蜜路”
走进址山镇新莲村的葡萄种植场,一粒粒饱满翠绿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芬芳,让人垂涎欲滴。阳光玫瑰葡萄,以其果粒饱满、口感香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而备受消费者青睐。
新莲村地理位置优越,土质疏松、土层肥厚、光照丰富,然而,这样的资源在以前却没能被充分利用,由于村里缺乏主导产业支撑,村民收入渠道单一。
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址山镇新莲村持续抓好党建“指挥棒”,发挥“头雁”作用,由村民小组长带头积极引进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发展阳光玫瑰种植产业。位于尧平村的葡萄种植基地已种植10亩阳光玫瑰葡萄,与夏黑葡萄共同构成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乡村振兴,乡土人才是重点。尧平村民小组长、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林炳辉自2015年开始就回乡种植葡萄,是葡萄种植产业的佼佼者。“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不断改进葡萄种植技术,今年的阳光玫瑰葡萄在7月10日就开始陆续上市,预计可以采摘到8月底。今年的产量比预期要高,亩产达到两千斤以上。”他欣喜地说道。
引进新品种、更新种植技术、扩大葡萄园规模……新莲村推广种植阳光玫瑰葡萄是址山镇抓党建促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址山镇加大对葡萄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产品品质,帮助果农拓展销售渠道,让葡萄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水果竹笋“破”出“增收路”
水果竹笋场采用生态种养模式
一刨、二挖、三断根,一个个水灵鲜嫩的竹笋破土而出……透过清晨竹林的晨曦,云中村水果竹笋负责人正在挖采水果竹笋。
据悉,云中村依托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让竹林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林”。水果竹笋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的竹笋,味道清甜,口感鲜美,深受珠三角食客喜欢。优秀青年魏文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定在云中村投资种植水果竹笋:“水果竹笋能够直接生吃,而且口感脆甜爽口,不苦不涩,不像其他品种的笋烹煮的时候需要泡水、焯水,然后才能食用。水果竹笋易种植管理,投入成本也低,种植前景相当可观。”
近年来,址山镇致力打造云中特色“竹”字招牌,将竹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让竹笋产业发展“势如破竹”,打造出一条绿色生态发展道路。
火龙果树“红”进“致富路”
火龙果种植场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
在址山镇的火龙果种植场中,一排排碧绿的果树纵横交错,一颗颗火龙果色泽鲜艳、果形饱满,像一个个红红的灯笼点缀在万绿丛中。时下正是火龙果成熟上市季节,址山镇各火龙果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果场现在预计亩产1000斤左右,每隔十八到二十天左右就有一批果可以成熟上市,一直持续到二月份春节前后,今年产量预计有20万斤左右。”址山镇火龙果场工作人员张悦尧说道。据悉,址山镇以“种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引进台湾优质果种,提高种植管理技术,采用补光催花系统,在果园中还安装了LED补光灯,促进红心火龙果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缩短其生长周期、增加养分积累,有效增加火龙果挂果批次和产量,达到产量产值双丰收。
在址山镇,火龙果种植已经成为特色水果产业,并为村民提供临时工作岗位,给他们带来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每天就负责挑选皮靓果型好的火龙果进行装箱和打包。”果园中正在埋头挑选火龙果的阿姨表示,目前果场的火龙果主要通过物流快递发货到湖南、湖北、新疆等地。
同时,果园产量的丰收吸引了一批批研学队伍前来开展研学,也吸引了不少珠三角等地的游客自驾车前来体验采摘乐趣,为址山镇研学、旅游路线增添了一大亮点。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