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造谣的后果是什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造谣的后果是什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4052941.aspx

在当今社会,网络谣言屡见不鲜,那么造谣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本文将从民事、行政和刑事三个层面,为您详细解析造谣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

一、造谣的后果是什么

造谣可能会产生多种严重后果。

从民事方面来说,造谣可能侵害他人的名誉权等人格权。被侵权人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等。例如在网络上恶意编造他人虚假的不良行为并传播,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行政方面,造谣扰乱社会秩序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比如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被处以拘留、罚款等处罚。

从刑事方面来看,如果造谣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可能构成犯罪。例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有期徒刑等刑罚处罚。

二、造谣诽谤他人怎么处罚

造谣诽谤他人的处罚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造谣诽谤行为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能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造谣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所谓情节严重,例如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或者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等情形。

三、没有指名道姓的造谣算造谣吗

没有指名道姓的造谣也可能算造谣。

从行为本身看,如果描述的事件或特征足以使特定的人或群体被公众识别,即便没有指名道姓,也属于造谣行为。例如,描述某人的特定工作岗位、特殊经历、独特外貌特征等,且描述的内容是虚假并损害他人名誉的,就构成造谣。

从法律规定来说,名誉权保护的是特定人的社会评价。如果这种未指名道姓的谣言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那么造谣者就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比如民事上的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责任。如果谣言造成严重后果,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侮辱诽谤罪等罪名。

当然,判断是否构成造谣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如是否有合理依据、是否存在恶意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