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捡到的松果,不是果!
你捡到的松果,不是果!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缤纷生命展区,一个高达20米的"松果塔"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个由近500个松果组成的巨大松塔,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个展示松科植物多样性的科学展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松果塔",探索松果背后的科学奥秘。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缤纷生命展区,近万件展品包罗万象、熠熠生辉,彰显着这世间的博大与丰富。
而在这些盛世美颜中,最吸睛的莫过于悬吊于空中近20米高处的“松果塔”。大大小小的松果层层叠叠、拾级而上,形成一个巨大的松塔,将松果的多姿与奥妙以充满视觉张力的美学形式呈现在观众仰望的视野中,艺术氛围拉满。
展品档案 ◐ 松果塔
孙乐琦 摄
【分类】
松科
【所在展区】
B2层“缤纷生命”展区
“松果塔”是几层塔?
最高处距离地面20米,最低处距离地面6米,悬挂在空中这座巨型网红“宝塔”可谓蔚为壮观。细细数来,“松果塔”共有10层,每一层挂着约50个松果,整个展品由约500个松果组成。
这些全球征集来的松果标本来源于10种松科植物,自上而下依次是:
- 糖松Pinus lambertiana
- 大果松(科尔特松) Pinus coulteri
- 加州黄松(杰弗里松) Pinus jeffreyi
- 银叶五叶松(西部白松) Pinus monticola
- 长叶松 Pinus palustris
- 湿地松(沼泽松)Pinus elliottii
- 西黄松(美国黄松) Pinus ponderosa
- 多脂松(北美红松) Pinus resinosa
- 异叶铁杉 Tsuga heterophylla
- 扭叶松(美国黑松) Pinus contorta
仔细观察,每一层的松果大小、形态各异,各有各的特色和韵律。
最上层的糖松,因为可以分泌甘甜的树脂而得名,作为高度可达70米的巨树,糖松的松果长度可达50厘米,在松树中位列第一。
糖松的松果标本
而第二层的大果松的松果也是个大块头,虽然松果长度只有30-40厘米,但是分量十足,最重可达5千克,是最重的松果。
分量堪比椰子的大果松
在树下作业的伐木工,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砸的头昏脑涨、性命堪虞,所以大果松又有一个暗黑系称号,叫做“寡妇制造者”。
位于中层的湿地松,具有极强抗逆性,近年来被广泛引种于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其松果长度约为13厘米左右。
湿地松
而位于最底层的扭叶松球果最小,只有2厘米高,在松果里可以说是相当袖珍了。松果塔上的松果,就这样自大至小,层层释放出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与玄妙。
扭叶松
事实上,松科植物远不止这10种,仅仅是松科下面的属别,都达到了11个,而物种数更是超过了200种,这种物种的丰富度,在裸子植物中实属罕见。
更难得的是,松科下的属别,几乎在我国都有分布。在物种数上,我国原产32种,其中包含7个特有种。这样算起来,我国也是松科的资源大户了。
松果是果实吗?
松果是对呈球形或椭圆形的松科植物球果的统称。但是,松果虽然叫“果”,却不是真正的果实。
松科植物是裸子植物,雌雄同株。雌性繁殖器官叫做大孢子叶球,胚珠裸生于大孢子叶基部(无心皮包被),雄性繁殖器官叫做小孢子叶球。
日本五针松的大孢子叶球和小孢子叶球
王金虎 摄
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花粉粒,当花粉囊中的花粉粒(雄配子体)与颈卵器(成熟的雌配子体)完成受精过程后,合子在大孢子叶基部发育成胚,胚经过分化,成熟后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而大孢子叶硬化为木质种鳞,苞片发育成硬质的苞鳞。
我们看到的“松果”,外观上是一层层螺旋抱合向上弯曲呈塔型排列的种鳞,因此“松果”又称为“松塔”。而由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躲在种鳞的基部,在球果开裂时逸出,散开传播。因为种子并无果皮包被,裸露生于种鳞之上,裸子植物由此得名。
因为缺乏果皮,所以“松果”也不能称为真正的果实,而是种子与种鳞、苞鳞和球果轴(中轴)的复合物。
球果发育过程 | 仿自Wikipedia
绘图:高洁
不同的松树种鳞大小、形状、颜色、数目、弯曲程度以及是否与苞鳞合生都不相同,因此我们会得到形形色色的“球果”。
每一种松果都是精致而特别的,细腻的木质纹理,清冽的木质冷香,松果像一个经过鬼斧神工的雕刻品,传递着独属于自然的浪漫气息,寄托着美好的愿意寓意,点缀着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除了装饰,松果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充当天气的晴雨表。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木质化的种鳞开合来实现。
当松果里的种子成熟,在风和日丽的天气,种鳞就会平展打开,将深藏在基部的种子释放出来,让种子随风飘向远方,去开启新一轮的生命旅程;而在阴雨天气,鳞片就会收缩闭合,减少种子的掉出。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种子的繁殖成功率,是松树的生存智慧,也让我们通过观察种鳞的状态,就可以预判天气情况。
松子竟然带翅膀?
松树的种子就是松子。松子是“坚果”的一种,一室,外壳是硬质的种皮,中间白色的部位是胚乳及其包裹着的胚,也是最有营养的部分。
实际上,为了有更强的传播能力,大部分松子的种皮都会延展出“翅”,这样在风力的作用下,种子可以到距离母株更远的地方扎根发芽,避免与母株竞争光和营养。像上文提到的糖松,种子就具有巨大的种翅。
具翅的种子 | 来源:参考文献3
但是我们常吃的松子,种皮表皮光滑,并看不到翅。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上作为食品售卖的松子大多数是“东北松子”,这种松子主要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种子,而红松的种子恰好是没有翅的。
红松 | 来源:见水印
红松在我国的主产地是东三省,集中在东北长白山区、吉林山区和小兴安岭爱辉以南山区,野生红松要经历50-60年才能结籽,松子要2年才能成熟收获。虽然成熟期慢,但这并不妨碍“东北松子”凭借其优良品质占据我国松子出口产业的大半壁江山。除了红松,目前市场上的松子主要还来源于西藏白皮松Pinus gerardiana(来自巴基斯坦的巴西松子)和华山松Pinus armandi(云南松子)。
红松的松子
松子富含丰富的维E、不饱和脂肪脂肪、矿物元素和碳水化合物,是毋庸置疑的优质坚果;根据《本草纲目》记载,松子主治骨节风、头眩,可以散水气、润五脏、补气养颜,具有药食同源的功效,多食有益。
但松子因为含油量较高,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一般以每天20-30克为宜。在选择松子的时候,要尽量选择个头大、饱满、种壳光滑、种仁洁白的个体,尽量用物理方法开口。除了松子,松花粉也具有收敛止血,燥湿敛疮的药用功效。松花粉主要是指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
松花
松花粉
除了食用和药用的功效,松树也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和经济树种,在造林、绿化、造景、建筑用材和造纸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松树因为多数四季常青、俊秀挺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长寿、风骨的寓意。中国松属植物资源丰富,但是有部分树种也濒临灭绝,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一起做好保护工作,我们的松果宝塔才会越来越丰富哦!
最后,来欣赏一张松林美景吧:
/ 走进展区系列 /
透过展品讲述自然历史,是自然博物馆的功能之一。从远古巨兽到现生动物,再到身边植物,展品不仅是自然的见证者,更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生命的重要窗口。
在“走进展区”系列科普文章中,我们将把文字和展品结合起来,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中进行一场时空穿越,为您揭示它们背后来自过去的讯息与来自现代的知识,用文章见证天地间的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参考文献:
[1] 华南植物园. 松果的生命历程. https://www.sohu.com/a/285132673_288672
[2] https://www.weblio.jp/wkpja/content/
[3] 博物. https://mp.weixin.qq.com/s/MJpWWDnv3-uQ-5Kpkn2g5Q
[4] 植物智.https://www.iplant.cn/
本文原文来自上海自然博物馆,作者徐姗姗,研究领域为植物生态学,文章经过王金虎副教授科学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