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对:乱世的法则》:从历史新视角解读汉末三国兴亡
《竞对:乱世的法则》:从历史新视角解读汉末三国兴亡
在知名历史博主杜茹慧所著的《竞对:乱世的法则》这本书中,通过换个角度看汉末灭亡、三国风云时期的故事,会发现,原来历史故事背后,还可以有另外的理解。
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画像砖的图像中,2000多年前的古人的绘画非常质朴无华,在绘画中展现了他们在经历着战乱的同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 陈寿所著《三国志》时,正身处在曹操的阵营里,疑惑着说是魏晋时期,也因此,在描述这段历史时,他对于三国时期的三位国君有着不一样的态度。
他会称曹操为“太祖”或者用“公”来彰显其霸业之威,敬意满满。
他会称刘备为“先主”称刘备的儿子刘禅为“后主”。
当他提到孙权时,只会直呼其大名。对于统治者来说,这是很“冒犯”的。
陈寿是个很有个性的作者,与司马迁记录时理性与感性交融不同,陈寿的记录中总会“阴阳”别人,就算对曹操、刘备、孙权也不放过。
在陈寿的记载中,曹操被天下士人视为当代霍光,他名义上在保护皇帝,而在赤壁之战之后,他开始一人两面,暗搓搓地准备篡逆。
刘备他本是个无权无势的人,可后来在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后,他随同曹操、袁绍等帅兵打仗,似乎一下子就有了很多人脉,足以见得,历史记载中的不全面,刘备年轻时的经历,没有被完全记录下来,有太多的隐秘之处。
在陈寿的记载中,刘备性格太过仁义,所以后来跟曹操闹翻,他的分量早就不够看,早就注定了会被曹操剿灭。
- 江东孙氏家族的前世今生,原本出自草莽,也因此,孙家子孙传承着“莽、猛”的传统观念。
为了让家族脱离被人看不起的地位,原本是袁绍手下的孙坚,就一直做着剿灭山贼、剿灭农民起义军的工作,可以说,为了让家族位置坐稳,他们用武力拿到了管理权。
后来的孙策也是个猛人。
尽管后来权力交给了孙权,孙权也听从了孙策的劝谏,一直忍辱负重,但是在孙权死之前,还是放了大招。
孙权让江东的大族们都做了陪葬,只为自家后世不再被世家大族的声望势力所影响。
所以,陈寿从一开始就有些看不上孙权,更是经常在记录事实时阴阳他。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迫不得已,有些时候,如果不去做,那么自己就没机会继续发展,甚至会有生存的危机。
在《竞对:乱世的法则》中,引经据典,生动地讲述了一段又一段历史人物之间的竞争对抗关系,这也让我们在阅读历史的时候,可以更深度的了解人物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