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选购,无忧生产——掌握工业镜头选型全要点,打造完美视觉系统!
“精准选购,无忧生产——掌握工业镜头选型全要点,打造完美视觉系统!
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工业镜头的选择一直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了解镜头的具体用途、使用环境,并进行多次实验才能确定最终的参数。如果选择不合适的镜头,可能无法发挥镜头的成像功能,无法获得清晰、高质量的图像,从而影响产品检测的质量。本文将带您了解镜头选择的所有要点。
镜头构成
工业相机的典型镜头可分为两部分:镜头组和光圈。
透镜,单个透镜是光束变换的基本单元。常见的透镜有两种类型: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在镜头设计中,常常将这两类镜头组合使用,以校正各种像差和畸变,以达到满意的成像效果。光圈,限制进入镜头的光束成分。
让有益的光束进入镜片,而有害的光束则不能进入镜片。光圈可分为三种类型:孔径光阑、视场光阑和杂散光消除光阑。综上所述,镜头和光圈都是镜头重要的光学功能单元。镜头侧重于光束变换(如实现一定的组合焦距、减少像差等),孔径侧重于光束的选择和约束。
镜头主要参数
焦距,即从传感器到相机镜头光线聚焦位置的距离。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它传达了有关所捕获图像类型的大量信息。焦距的大小决定了视角的大小。
焦距值小,视角大,观察范围也大;焦距值大则视角小,可视范围小。根据焦距是否可调节,可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两类。
光圈,用F表示,是用镜头焦距与通光孔径之比来衡量的。每个镜头都标有最大F数,例如8mm/F1.4表示最大光圈为5.7mm。 F数越小,光圈越大; F数越大,光圈越小。
接口有C、CS、F、V、T2、M42x1、M75x0.75等。
景深,被摄体清晰对焦后,在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内,图像仍清晰的范围。景深随着镜头光圈值、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变焦是通过光学系统中两组(或多组)透镜的相对移动,保证像面位置不移动,改变整个系统的组合焦距,从而使图像放大,成像总是清晰的。
与单组移动调焦不同,单组移动调焦的目的是改变成像面的位置。变焦的目的是改变镜头的焦距,需要稳定的像面。
镜片类型
根据光学倍率和焦距的不同,镜头的类型如下:(机器视觉)
显微镜:体视显微镜、生物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测量显微镜;
常规镜头:鱼眼镜头(6-16mm)、超广角镜头(17-21mm)、广角镜头(24-35mm)、标准镜头(45-75mm)、长焦镜头(150-300mm)、超长焦镜头(300mm以上);
特种镜头:微距、远心、远心、红外、紫外镜头等。
从6方面考虑,告别选型难
波长&变焦:优先考虑镜头是否需要变焦。对于在成像过程中需要改变放大倍率的应用,请使用变焦镜头,否则使用定焦镜头。要确定透镜的工作波长,需要考虑三个问题。
① 是否采取过滤措施? ②单色光还是多色光? ③能否有效避免杂散光的影响?综合考虑后,得出透镜的工作波长。
特殊需求优先:明确实际应用的特殊需求。比如是否具有测量功能、是否需要远心镜头、成像景深是否大等。景深往往不被重视,但它是任何成像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考虑因素。
工作距离和焦距:工作距离和焦距需要一起考虑。首先确定系统分辨率,结合CCD像素大小得到放大倍率,然后结合空间结构约束计算物像距离,进一步估算镜头的焦距。
像面尺寸和图像质量:所选镜头的像面尺寸必须与相机感光面的尺寸兼容。遵循“大与小兼容”的原则。相机的感光面不能超过镜头上标注的像面尺寸,否则边缘视场的图像质量较差。
图像质量应重点关注 MTF 和失真。在测量应用中,应特别考虑失真。
光圈&界面:镜头光圈主要影响像面的亮度。但最终的图像亮度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包括增益、积分时间、光源等。
为了获得目标图像亮度,有很多环节需要一起调整。镜头接口是指镜头与相机之间的连接端口。他们需要匹配。如果它们无法直接匹配,请考虑使用适配器。
成本:考虑以上因素后,如果多个镜头都可以满足要求,那么在选择最佳镜头之前,请考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