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童哪吒两部剧票房过百亿,聊一下魔童哪吒和原著哪吒有哪些改编
魔童哪吒两部剧票房过百亿,聊一下魔童哪吒和原著哪吒有哪些改编
随着《魔童哪吒》两部电影票房突破百亿,这部现代动画作品与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哪吒形象产生了鲜明对比。本文将从性格特点、命运设定、家庭关系和主题内涵等方面,深入分析《魔童哪吒》与原著《封神演义》中哪吒形象的差异。
魔童哪吒
《哪吒闹海》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哪吒的形象在不同版本中有所差异。原著中的哪吒主要出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而魔童哪吒则是2019年开始上映的动画电影,对传统故事进行了现代化改编。
原著哪吒
原著哪吒
原著哪吒性格刚烈桀骜不驯,但整体上是一个正义感极强的英雄形象。他因误杀龙王三太子而引发冲突,最终剔骨还父、削肉还母,后在太乙真人的帮助下重生,成为伐纣的重要力量。原著哪吒是灵珠子转世,天生神力,出生时便带有神奇的光环。他的命运与封神大业紧密相连,肩负着辅助姜子牙伐纣的使命。原著哪吒与父亲李靖的关系较为紧张,尤其是在他惹下大祸后,李靖甚至一度想要除掉他。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的行为,体现了他与家庭关系的决裂。原著哪吒与龙王的冲突是因他打死龙王三太子敖丙,并抽其龙筋引发。龙王因此水淹陈塘关,逼迫李靖交出哪吒,最终哪吒自尽以平息事端。原著中的哪吒故事更多体现的是忠孝、正义与天命。哪吒的成长与封神大业紧密相连,他的行为更多是为了完成天命。
魔童哪吒
魔童哪吒
而魔童哪吒被塑造成一个“魔童”,性格叛逆、顽劣,甚至带有一些反英雄的色彩。他因被误解和排斥而变得孤僻,但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影片通过他的成长,展现了他从魔到英雄的转变。魔童哪吒被设定为“魔丸”转世,天生带有“魔性”,注定在三年后被天雷毁灭。他的命运更具悲剧色彩,影片通过他与命运的抗争,突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主题。魔童哪吒与父母的关系更加温情。李靖和殷夫人对哪吒充满关爱,尤其是李靖愿意为哪吒牺牲自己,这成为哪吒最终选择对抗命运的重要动力。魔童哪吒与敖丙的关系更为复杂。敖丙不再是单纯的敌人,而是与哪吒有着相似命运的朋友。两人从敌对到合作,共同对抗天劫,体现了友情与命运的主题。魔童哪吒则更注重个人成长与自我认同。影片通过哪吒的叛逆与抗争,传递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现代价值观,强调了个人的选择与努力。
魔童哪吒
原著哪吒是一个传统的神话英雄,形象较为单一,性格刚烈,命运与天命紧密相连。而魔童哪吒则更加现代化,性格复杂,命运充满悲剧色彩,影片通过他的成长与抗争,传递了更具现代意义的价值观。总得来说,两者虽然都围绕哪吒展开,但在性格、命运、关系和主题上有着显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