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刘浩存,红毯惊艳,口碑却翻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刘浩存,红毯惊艳,口碑却翻车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24A071SR00

在柏林电影节的红毯上,刘浩存身着三套高定礼服惊艳亮相,但这场面却未能延续到采访环节。当被问及如何与角色建立情感联系时,她支支吾吾,无法给出正面回答。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她过往在公众场合的种种表现,从背诵张艺谋导演的教导到用词错误,再到对演员职业理解的混乱,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演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娱乐圈这个大舞台上,柏林电影节的红毯那可是相当有分量,堪称各路明星的“必争之地”。
每次电影节举办的时候,那红毯两边的闪光灯闪得跟不要钱似的,明星们一个个盛装出席,都想着在这上面出尽风头。

有些明星是真有实力,靠着自己参演的优秀作品,在电影节上大放异彩,让全球的观众都记住了他们;还有些明星呢,就靠身上穿的那些漂亮到让人惊掉下巴的礼服,成功登上热搜,被大家讨论个不停,赚足了眼球。

这不,这次刘浩存也踏上了柏林电影节的红毯。
她这次去,是因为自己参演的电影《想飞的女孩》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
这主竞赛单元的含金量可高了去了,能入围的电影那都是备受瞩目的,所以大家对刘浩存的这次亮相期待值也拉满了。
先不说电影本身拍得怎么样,刘浩存这次为了在红毯上惊艳全场,那可是下足了血本。
她一口气准备了三套高定礼服,每一套都是设计师精心打造的,款式独特,面料高级,穿在她身上那叫一个光彩照人。
从她踏上红毯的那一刻起,闪光灯就没停过,感觉她就是要在这红毯上和其他明星一较高下,争当全场最靓的仔。
可谁能想到,这红毯上的风光没能延续到采访环节。
当记者问她在电影里是怎么和自己演的角色建立起情感联系的,还有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懵了,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闪躲,支支吾吾了半天,说了一堆模棱两可的话,结果没有一句是正面回答问题的。
这场景,真的太尴尬了,就好像她根本没提前了解过自己演的电影一样。
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在采访中“翻车”了。
早在2021年《四海》路演的时候,就有人问她对自己演的角色是怎么理解的,她倒好,不回答问题,直接开始背诵张艺谋导演之前对她的教导,就好像在念课文一样,完全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角色的独特见解,当时就把在场的人都整得一脸懵。
说起刘浩存的演艺之路,那真的是顺得让人羡慕。
她从北京舞蹈学院一毕业,就被大名鼎鼎的张艺谋导演看中了,直接担任电影《一秒钟》的女主角。
这起点,不知道比多少人高了去了。
而且这部《一秒钟》还入围了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她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第十五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新演员奖。
这可是个含金量很高的奖项,对一个新人演员来说,能拿到这个奖,简直就是走上了人生巅峰。
之后,她的演艺事业更是一路开挂。
凭借《悬崖之上》,她获得了第3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金鹤奖”最佳人气女演员奖;又靠着《送你一朵小红花》,拿下了第二届“光影中国”荣誉盛典2020 - 2021年度荣誉推介新人演员。
短短几年时间,就收获了这么多奖项,很多演员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有这样的成绩。
但是,人红了,麻烦也就跟着来了。
随着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对她演技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
在《悬崖之上》里,她演的特工小兰有很多场哭戏,而且都是那种很考验演技的哭戏。
同剧组的演员爆料说,她每次拍哭戏都得花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来酝酿情绪,才能勉强挤出几滴眼泪,进入状态。
这和那些实力派演员比起来,差距就太明显了。
人家实力派演员,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能把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她却要花这么长时间来“准备”。
到了《四海》这部电影,她演的欢颂被观众吐槽得更狠了。
大家都说她眼神空洞,没有一点灵气,演什么都像在念台词,完全没有把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展现出来。
导演韩寒出来帮她说话,说年轻演员需要时间来成长,演技不好没关系,以后慢慢练。
但观众可不买账,电影还没上映,各个宣传平台的评论区就被吐槽声淹没了,到处都是“有刘浩存就不想看”“可惜有刘浩存,不然肯定是部好电影”这样的留言,可见观众对她的演技有多失望。
这种争议在奖项评选的时候就更加激烈了。
她凭借《送你一朵小红花》提名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的时候,豆瓣上点赞最多的评论是“她凭什么能超过袁泉?”
袁泉可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演技精湛,塑造了很多经典的角色。
相比之下,刘浩存的演技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大家都觉得她这个提名不太合理。
在华鼎奖拿到最佳新锐演员时,知乎上出现了一个点赞过万的讨论,话题是“专业评委和大众审美的差距是不是太大了?”
大家都在质疑,专业评委评选出来的结果和大众的看法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是不是评选过程有什么问题。
之前央媒批评过一些年轻演员是“绝望的文盲”,说的就是那些没什么专业素养,业务能力不行的人。
比如背台词要靠提词器,自己完全记不住;聊起创作就只会说老师教得好,自己一点想法都没有,没有任何创新和见解;演哭戏全靠滴眼药水,没有一点真情实感,完全是在敷衍观众。
刘浩存感觉就挺符合这个“绝望的文盲”的形象,尤其是在接受采访或者参加访谈节目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明显。
采访的时候,有人问她“你觉得演员是什么,怎么看待演员这个职业?”
这么基础的问题,她却回答得乱七八糟,一会儿说演员要努力,一会儿说要听导演的话,完全没有说到重点,没办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就好像她从来没认真思考过自己的职业一样。
还有一次活动,节目组让她和倪妮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张艺谋导演。
她写的是“单纯”,还解释说这是坚持用心做好一件事的意思。
但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她想说的可能是“纯粹”,这用词错误真的很尴尬,让人觉得她的文化水平有点低。
她评价演员张译的时候,就只用了“努力”这一个词,听起来特别敷衍。
张译可是实力派演员,演技细腻,塑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经典角色,只用“努力”两个字来评价,根本就没有说出张译演技的亮点和独特之处。
当被问到自己演戏有没有天赋时,她倒是一点都不谦虚,直接说“怎么会没有呢?”那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在很多人眼里就成了傲慢。
大家都觉得,就算有天赋,也不能这么骄傲,还是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才行。
这次刘浩存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想飞的女孩》,剧情也被网友吐槽得不行。
电影里又是吸毒的父亲,又是破碎的家庭,还有未婚先孕这些很俗套的情节,一股脑全堆在一起。
网友们都说,这就是在拿苦难当噱头,博眼球,赚流量,根本没有什么深度和内涵。
这样的电影拿到国外去参赛,真不知道要向世界展示什么中国文化和精神,完全就是在丢中国人的脸。
演员封柏就直接说,有些人去柏林电影节参赛,说白了就是为了给自己镀个金,回来之后好大肆宣传,然后在国内捞钱。这话虽然说得有点直接,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些现实。
现在有些年轻演员,本身演技就不怎么样,还去演这种质量不高的电影,怎么可能提高演技呢?
对25岁的刘浩存来说,那三套高定礼服可能能让她在热搜上挂几天,收获不少关注度。
但要是想真正让大家认可她的演技,摆脱那些质疑声,还是得靠下一个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就像之前的“小兰”或者“马小远”,用实力说话。
毕竟在电影这个行业里,走红毯的风光只是一时的,真正能让演员站稳脚跟的,还是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就像李安导演在柏林大师班说的:“演员的光芒,最终还是要在大银幕上绽放。”
希望刘浩存能明白这一点,好好打磨自己的演技,给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吧。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