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描写惊蛰节气的古诗词
惊蛰,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不仅是一个自然节律的标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的形式,描绘了这个时节的独特韵味。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美的诗句,感受惊蛰时节的勃勃生机。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唐 白居易《闻雷》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元仇远《惊蛰日雷》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唐刘长卿《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唐韦应物《观田家》
玄鸟雄雌俱,春雷惊蛰馀。口衔黄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归,哓哓遗众雏。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
雏既逦迤飞,云间声相呼。燕雀虽微类,感愧诚不殊。
禽贤难自彰,幸得主人书。
————唐 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宋舒岳祥《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
————宋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宋陆游《春晴泛舟》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
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
————宋 陆游《市饮》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宋 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
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宋萧汉杰《菩萨蛮(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