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揭秘!绿色荧光蛋白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揭秘!绿色荧光蛋白的前世今生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33756190

说起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科研工作者一定不陌生。GFP是一种具有自发荧光的蛋白质,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成像、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关于GFP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62年。


图1 海葵(Aequorea Victoria)

GFP的发现

GFP最初来源于海葵(Aequorea victoria)的组织,1988年由Osamu Shimomura研究团队首次发现并鉴定出来,随后由Martin Chalfie和Roger Y. Tsien等科学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GFP真正的“科研之路”却是开启于1994年2月11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这一期的封面图片展示了秀丽隐杆线虫的绿色发光的感觉神经元,一经发表即被认为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图2 Science杂志封面展示GFP修饰的秀丽隐杆线虫

虽然这张图对于见过了各种“花式”荧光标记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稀疏平常,但这却是荧光蛋白应用的开端。从此,GFP及其他后续发现的荧光蛋白,作为当代生物科学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已辅助科学家发展出多种方法来观察曾经“不可见”的过程。

GFP的结构

GFP是一种直径约为3.2纳米的蛋白质,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荧光的产生主要就依赖于GFP蛋白质内部的三个氨基酸残基(丝氨酸、天冬氨酸和酪氨酸)形成的花环结构。当紫外光(395-470nm)照射到GFP分子上时,花环结构通过共轭共振的方式将紫外光能量转化为绿色荧光。对GFP的激发光谱在395nm附近(紫外)和470nm附近(蓝光)分别有一个主激发峰和一个次激发峰,而发射光谱在509nm附近(绿光)和540nm附近(侧峰)分别有发射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450~490nm只是GFP的副吸收峰,但由于该激发光对细胞的伤害更小,因此通常多使用该波段光源(多为488nm)。


图3 GFP的晶体结构

GFP的变体

虽然GFP应用广泛,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如较低的亮度、荧光强度等。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科学家们还陆续研发出了多种GFP变体。这些变种荧光蛋白的荧光颜色、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不同,可以应用于多光子显微镜、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和荧光激活子(FACS)等技术中,进一步拓展了GFP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范围。

EGFP

应用最为广泛的红移变体是1994年被发现的GFP单点突变体:GFP-S65T,其第65位由Ser突变为Thr。研究者发现,相比野生型,GFP-S65T的发光强度和光稳定性都要好得多。另外相比野生型GFP在395nm和475nm的两个主要的激发峰,GFP-S65T仅有一个在484nm的激发峰。GFP-S65T的发射波长也被保持在509nm,它的光谱特性几乎符合经典的FITC荧光特性(FITCex:496nm,FITCem:520-530nm)。这种GFP突变体,因其荧光比野生型GFP亮很多倍,因此也被称为增强型GFP,即EGFP。

图4 EGFP的应用

dEGFP

在应用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野生型GFP和EGFP以及其他多数突变体的半衰期较长,不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追踪表达的减少和损耗的研究。因此,科学家在1998年构建了另一种突变体:不稳定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dEGFP)。这种突变的原理是:小鼠的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 ODC)包含一个PEST序列,这个序列有促进蛋白在细胞中降解的功能,这种突变的dEGFP就是将EGFP的cDNA序列融合到ODC基因的C-末端,使其可以被PEST降解,有利于实时追踪基因表达动力学的研究。

多彩荧光

在很多研究中,只有一种荧光颜色是不能满足研究需求的,因此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不同颜色的荧光蛋白。

  • 黄色突变体: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YFP,在使GFP的四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后,EYFP的发射光变成黄绿色,且荧光亮度与EGFP相似。目前应用广泛的黄色荧光蛋白mCitrine和mVenus就是在EYFP基础上改进的突变体。

  • 蓝色突变体:增强型蓝色荧光蛋白EBFP,在使GFP的四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后,EBFP的激发波长为380nm,发射波长为440nm。由于EBFP发光较为微弱,因此针对其研发出了3个更亮的荧光突变体:Azurite、EBFP2和mTagBFP。

  • 青色突变体: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ECFP,在使GFP六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后,ECFP的激发波长有433nm和453nm主次两个激发峰,发射波长在475nm和510nm两峰。

图2 不同海葵个体及其中纯化的荧光蛋白

GFP的应用

GFP化学性质稳定,可以耐受高温、强酸和强碱等极端条件下的处理,适用于多种实验条件。GFP的荧光信号可以直接在活细胞或活体中观察,无光漂白现象,荧光性质不会被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所影响。

在生物学研究中,GFP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蛋白质定位和相互作用、细胞追踪和标记、疾病模型研究等方面。通过将GFP融合到目标蛋白的编码基因上,可以实现对该蛋白的表达和定位的实时监测。此外,通过改变GFP分子的结构和染色体位置,还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例如,研究人员可以将GFP标记到特定细胞或组织中,观察其在发育、疾病和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图1 EGFP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总之,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种具有自发荧光的蛋白质,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独特性质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标记物和成像试剂,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Ssblakely, via Wikimedia Commons Ssblakely, via Wikimedia Commons.

  2. Remington S. J.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a perspective. Protein science : a publication of the Protein Society.2011. 20(9), 1509–1519.

  3. Craggs T. 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structure, folding and chromophore maturation.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009. 38(10), 2865–2875.

  4. Elliott KL, Kersigo J, Lee JH, Jahan I, Pavlinkova G, Fritzsch B, Yamoah EN. 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Peripherin-eGFP Expression in Spiral Ganglion Neurons. Front Cell Neurosci. 2021. 15:678113.

  5. Lambert GG, Depernet H, Gotthard G, Schultz DT, Navizet I, Lambert T, Adams SR, Torreblanca-Zanca A, Chu M, Bindels DS, Levesque V, Nero Moffatt J, Salih A, Royant A, Shaner NC. Aequorea's secrets revealed: New fluorescent proteins with unique properties for bioimaging and biosensing. PLoS Biol. 2020. 18(11):e300093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