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统计小课堂:平均数VS中位数,哪个更能反映真实收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统计小课堂:平均数VS中位数,哪个更能反映真实收入?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32404

在解读社会经济数据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两个统计概念。它们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被平均”了?本文将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图表,帮助你快速掌握这两个重要概念。

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消息: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3036元。收入平均数比中位数高6182元。

有网友戏谑:“又双叒叕被平均了!”“我和富豪一平均,资产瞬间过亿万”

那么哪个数据更接近大多数人真实收入呢?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什么是平均数?

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是体现一组数据整体水平的统计量。

什么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还是以上数列,它的中位数是3000。

什么是众数?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三者各有局限:

  • 平均数易受极端值影响,
  • 中位数、众数不能推算总量和结构。

因此,只有将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相结合,有助于我们全面分析一组数据的平均情况。

知识拓展

了解正态 偏态分布概念

当数列是正态分布时,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具有相同的值。

当众数、中位数位于平均数的左侧,小于平均数时,数列是正偏态分布。

当众数、中位数大于平均数,数列呈现负偏态分布。

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平均数、中位数,更科学全面理解我们的收入水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