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咳嗽公众教育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荆防颗粒/合剂、桑菊感冒片纳入推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咳嗽公众教育中国专家共识》发布,荆防颗粒/合剂、桑菊感冒片纳入推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e49020415311b42173153ab7366c7a5e

近期,由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制定的《咳嗽公众教育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正式发布。

在本共识中详细阐述了咳嗽的自我评估、分类、病因和治疗;在中医药治疗的系统介绍中,对常见的外感咳嗽推荐根据致病诱因和辨证分型选择用药,风寒咳嗽者以感受风寒邪气为主,恶寒重、发热轻,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推荐可选用荆防颗粒/合剂进行治疗;风热咳嗽者以感受风热邪气为主,发热重恶寒轻,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推荐可选用桑菊感冒片进行治疗。

咳嗽作为常见的疾病症状,一直困扰着百姓的健康问题。共识的制定主要面向公众普及咳嗽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内容具有科学性、易读性和普及性,对急、慢性咳嗽的群体进行科普教育时可作为参考。

中医药对咳嗽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根据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将咳嗽大致分为外感咳嗽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是由感受外邪为诱因,具有起病急,病程短,常伴随感冒症状。外邪具有时令特点,如春季多风热、秋季多风燥、冬季多风寒。治疗外感咳嗽根据其致病邪气特点用药,其中风寒咳嗽者恶寒重发热轻,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风热咳嗽者发热重恶寒轻,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风燥咳嗽者干咳少痰,治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内伤咳嗽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常见痰湿咳嗽、痰热咳嗽、肝火咳嗽、阴虚咳嗽等。痰湿咳嗽者以痰多色白为特点,早晨、进食后或吃甜食后咳嗽加重,多兼有脾虚表现,治以燥湿化痰,理气止咳;痰热咳嗽,痰多色黄质黏,严重者出现胸痛、咳吐脓痰脓血,治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肝火咳嗽多见于脾气急躁或喜生闷气者,症状随情绪波动变化,治以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阴虚咳嗽表现为干咳少痰,兼有阴虚症状,治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荆防颗粒/合剂

荆防颗粒/合剂来源于明代张时彻《摄生众妙方》的著名方剂荆防败毒散,由被誉为“咳门第一方”的人参败毒散化裁而来,组方由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茯苓、荆芥、防风、川芎、枳壳、桔梗、甘草共11味中药组成,具有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功效。在临床中常用其治疗疫病初起、流感、风寒感冒等,临床表现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等症状。

“风为六淫之首”,荆防颗粒/合剂中的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川芎称为“风六药”,专治风邪,感冒初起时可祛除体内外的风邪之毒,使得咽部干痒、干咳症状得到较好改善。

荆防颗粒/合剂不仅擅长于散风,对于感冒时常见的“寒邪、湿邪”均有显著效果。方中荆芥、防风通过发汗的途径,开泄皮毛,使风、寒、湿之邪随汗而解,邪去则热自能退去;方中加有前胡、茯苓健脾利湿,化痰止咳,全面兼顾。加入枳壳、桔梗、川芎、柴胡等理气药,枳壳与桔梗,一升一降,专门升降开合胸膈部气机,其病乃散。川芎、柴胡行血中郁滞,使气血和畅,正气抗邪有力。整方祛风、散寒、除湿,透散疏利之性将风寒湿等邪气驱逐出去,肺气得到顺通,咳嗽自然消除。

荆防颗粒/合剂整体组方药性平和,尤其组方中加入荆芥、防风这个药对后,使得组方更加疏散透利,邪气出路更加通透,增加了适用人群,不仅成人可用,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均可使用。

桑菊感冒片

桑菊感冒片处方出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名方“桑菊饮”,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的治疗。由桑叶、菊花、连翘、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甘草和芦根组成。方中桑叶疏散风热,宣肺止咳,菊花甘凉轻清,清利头目,同为君药。薄荷助君药疏散上焦风热;杏仁肃降肺气,桔梗宣肺止咳,二药一宣一降,增强肺之宣降功能而止咳,三者共为臣药。连翘苦辛性寒,清热透表解毒,芦根甘寒,清热生津而止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与桔梗相伍,又可通利咽喉。诸药配伍,共奏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

桑菊感冒片可适用于风热感冒初期,头胀痛,咳嗽,口干,咽痛、便秘等症状。现代研究发现,同时可治疗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角膜炎等属风热犯肺之轻证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