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健康评估)
临床常用血生化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健康评估)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的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详细介绍了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相关指标及其参考值,包括心肌酶检测(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心肌蛋白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肌红蛋白Mb)等。这些指标为疾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预后估计及危险分层提供了重要信息。
概述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心肌损伤时释放到外周血中并被检测到的蛋白质类和酶类物质。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其他伴有心肌损伤的疾病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预后估计及危险分层提供重要信息。
临床常用指标
心肌酶检测
- 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
肌酸激酶(CK)也称为肌酸磷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脑组织中。CK有3种同工酶:CK-MM(肌型)、CK-MB(心肌型)、CK-BB(脑型)。
测定
-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
- 防止标本溶血
- 参考值:
- CK总酶:男80~200U/L,女60~140U/L
- CK-MB活性:<15U/L,<总酶活性的5%
临床意义
CK总酶:AMI发病3
8h升高,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为AMI早期诊断的较敏感指标CK-MB:AMI发病3
8h升高,930h达高峰,2~3d恢复正常,早期诊断灵敏度较CK高,特异性高CK-MB再次升高:心肌梗死再次发生
CK-MB大幅度升高:梗死面积大,预后差
CK-MB保持高水平:心肌坏死仍在持续
乳酸脱氢酶(LDH/LD)及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LDH/LD)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红细胞内含量也极为丰富。LD同工酶:LD1、LD2(心肌)LD3(肺、脾)LD4、LD5(肝、骨骼肌)
测定
-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
- 防止标本溶血
- 参考值:
- LD总酶:100~240U/L
- LD同工酶比例:LD2>LD1>LD3>LD4>LD5
临床意义
- LD总酶:AMI发病8
10h后升高,23d后达高峰,持续1~2w恢复正常 - 肝脏疾病
- 恶性肿瘤
- 骨骼肌病及肾脏疾病
- LD同工酶:AMI发病后12~24hLD1、LD2开始升高,且LD1升高更明显,LD1/LD2>1
- 当病人LD1/LD2倒置且伴LD5增高提示心力衰竭伴有肝淤血或肝功能衰竭
- LD同工酶:肝实质病变LD5>LD4,骨骼肌疾病LD5>LD4,肺部疾病LD3升高,白血病LD3、LD4升高
心肌蛋白检测
- 心肌肌钙蛋白(cTn)
心肌肌钙蛋白(cTn)包括cTnT、cTnI和cTnC,cTnT和cTnI是心肌特有的抗原。血清cTn浓度变化对诊断心肌缺血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测定
-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全血,紫色管帽真空采血管
- 参考值:
- cTnT:0.02~0.13ug/L(正常)
0.2ug/L诊断临界值
0.5ug/L诊断AMI
- cTnI:<0.2ug/L正常
1.5ug/L诊断临界值
临床意义
诊断AMI:cTnT和cTnI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指标。起病后3~6h即可升高,10-24h达到峰值,持续数天至2周
诊断微小心肌损伤
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
肌红蛋白(Mb)
肌红蛋白(Mb)是一种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的含氧结合蛋白。当心肌或骨骼肌损伤时,血液中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对诊断AMI和骨骼肌损害有一定价值。
测定
- 标本采集:血清,黄、红色管帽真空采血管;全血,紫色管帽真空采血管
- 参考值:
- 定性:阴性
- 定量:ELISA法50~85ug/L,RIA法6~85ug/L
临床意义
- 诊断AMI:在AMI发病后2h内即可升高,12h内达峰值,18~30h恢复正常,可作为早期诊断AMI的指标(优于CK和CK-MB)
- 骨骼肌损伤
- 肾功能不全
小结
指标 | 开始升高时间(h) | 峰值时间(h) | 恢复正常时间 |
---|---|---|---|
CK | 3-8 | 24 | 3-4d |
CK-MB | 3-8 | 9-30 | 2-3d |
LDH | 8-10 | 2-3d | 1-2w |
cTnT | 3-6 | 10-24 | 数天至2周 |
cTnI | 3-6 | 10-24 | 数天至2周 |
Mb | 2 | 12 | 18-30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