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原因
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原因
罗马帝国的衰亡及原因
罗马帝国的衰亡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奴隶制的影响、精神腐蚀、军队问题、政治体制、创造力丧失以及外部蛮族压力等方面,全面分析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一、奴隶制的影响
公元前2至公元2世纪,是罗马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奴隶制也随之发展到了高峰期。奴隶人口爆满,促进了罗马经济一时的繁荣,但就其长期意义来说,特别到帝国的后期,却对生产的进步发生消极作用,甚至使其不能维持。而此时,罗马的改革依旧相对滞后,统治阶级也没有完全认清问题的严重性。随着帝国疆域的稳定,奴隶制失去了可靠的劳动力来源。奴隶主对奴隶的疯狂剥削,引发了奴隶们的激烈反抗。进入公元二世纪以后,意大利本土和西西里岛先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奴隶起义,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帝国的统治根基。
二、精神腐蚀
充足的财富,腐蚀了罗马人的精神。富足使罗马人原来简约、朴实、耐劳、勤奋这样的民族性格和精神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懒散、软弱、奢侈和堕落。传统的道德丧失殆尽。犬儒学派是对人性堕落的一种反动。尚武精神的失落。奢侈堕落的生活及时行乐成为时尚,达官贵人糜费钱财建立起了豪华的住房和别墅,为了显示排场让成群的奴隶护拥左右。与东方贸易,进口的多是一些奢侈品,丝几乎与黄金等价,通过中间商从中国运来。钻石、珍珠、香料花去了大量的白银。有人抱怨为了购买女人的装饰品,罗马的财富流水般跑到敌国去了。为了满足穷奢极欲生活的需要,不惜金钱大量进口供富人们享乐的生活品。有人估计,每年因进口奢侈品而流出的白银足有80万镑。
三、军队问题
从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大的对外征服告一段落了,此后虽然断断续续与周遭的民族发生过战争,也发生过图拉真时的较大规模的征服扩张,但都很快就停止了。哈德良即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弃图拉真所占领的东方所有的土地;国内战争也时发时消,但并没有根本上改变罗马的和平局面。长期的和平和安宁,使得罗马人的尚武精神被消磨掉了。无产者精神空虚,价值观低俗,没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没有是非观,整日所想的就是酒、面包、观看角斗和赛马。统治者征兵宁可要外省的农民,也不愿意要他们,他们也不愿意服兵役。到2世纪,意大利人只在近卫军中服役,其它几乎所有的兵士都是外省人。2世纪时,罗马在南北两线进行战争,日耳曼人即将侵入意大利,M.奥雷留斯为局势所迫不得不征调奴隶、角斗士、城市警察、甚至日耳曼人和达尔马提亚、达尔达尼亚等地以劫掠为生的部落民入伍。早于罗马人过上文明生活的希腊人更是如此,而周边的野蛮人却仍然孔武剽悍。在哥特人的进攻下,全希腊全都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底比斯、阿哥斯、斯巴达都没有组织起一支能迎战的部队。帝国中后期,罗马军队被宠坏了。军队的生活很优裕,很安逸。塞维鲁让士兵都戴上戒指,跟妻子一起舒舒服服地安闲地住在军营里。罗马军队的根本不是周边民族的对手,而周边的民族却虎视眈眈地觊觎着罗马人的土地和财富。
四、政治体制
帝制制造了暴行和腐败,也造成了政治的不正常和不尽的纷争。共和国晚期,军阀混战,兵连祸结,和平与稳定是全体国民的共同愿望。可是,要恢复秩序并将统一的局面稳定下来,除了建立和增强梯级结构中处于塔尖位置的人的权力外地,无路可走。应时代的要求,屋大维在战胜政治敌手后,接替了执政官、终身保民官、最高检察官和祭祀长等头衔,集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成了无皇帝之名,却有之实的最高统治者。皇权的作用有正负两个方面。正的方面,它代表秩序,通过强化它,可以使社会恢复到和平状态,社会制度得以稳定;负的方面,由于皇权是终身不可让渡的,没有法定继承权利的人要取得它,必须通过政变或暴乱这样的非正常途径,所以皇权又是引起不安和纷争的祸源。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则尽可能的对觊觎者或有可能取自己而代之的政敌及其支持者采取根绝政策。提比略的冷酷,尼禄的滥杀,康茂德、卡拉卡拉和马克西明等君主的残暴都是骇人听闻的。
五、创造力的丧失
罗马人创造力的失去,也使得帝国走向老年,走向衰落,并最后灭亡,缺失了反坐力。在共和晚期和帝国早期,由于奴隶的劳动,使自由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这便形成了一个专门从事知识创造活动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些人在宽松的环境中辛勤耕耘,创造了罗马文化的辉煌。公元前2和公元1世纪,罗马的文学艺术达到了全盛时期。维吉尔和贺拉西是文学上的杰出代表。哈德良和两安东尼都喜爱文学。这种喜好还弥漫着帝国的各省,北部的布立吞部落,喜欢讲究语言艺术,莱茵河和多瑙河两岸,荷马的和维吉尔的作品被辗转传抄。李维、塔西佗、普鲁塔克、阿庇安的历史著作达到了上古历史的第二个高峰。卢克莱修的《论物性》是迄今系统阐述原子论的著作。加图、瓦罗、科鲁麦拉对于农业的研究以及所达到的水平,在上古世界是仅见的。希腊人在物理和天文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托勒密的记录,伽伦的作品,也都有学者在研究。
六、外部压力
当罗马帝国变得日益衰弱不堪,老态龙钟的时候,在它的东北方向活动的日耳曼人诸部落开始侵入帝国边境。公元前2世纪日耳曼人开始与罗马发生冲突。此后,罗马人与日耳曼人不断地发生摩擦和战争,规模最大的战争是马可曼战争(165—180年)。在4——5世纪,罗马周边的野蛮民族像潮水般地涌入罗马帝国,开始了民族大迁徙。最先进攻罗马帝国的是哥特人。公元375年匈奴人向东哥特人发起攻击,迫于匈奴的压力,西哥特人迁居于罗马境内,不久发起了反对罗马压迫的起义,消灭了罗马皇帝瓦伦斯的镇压部队。公元410年西哥特人领袖阿拉里克攻陷了罗马城。与此同时,日耳曼人中的汪达尔人、苏维汇、阿兰人等也向西罗马帝国进发,并在帝国的版图上建立了一系列的国家。到5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在西欧的土地仅剩下意大利一隅了。公元476年,蛮族出身的军队统帅奥多亚克举兵叛乱,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穆洛—奥古斯都被废除,西罗马帝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