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导弹拦截是怎么拦截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导弹拦截是怎么拦截的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567419168064367

导弹拦截技术是现代国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准确把握导弹飞行阶段并实施有效的拦截策略。洲际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可以分为助推段、中段飞行阶段和末端打击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拦截特点和挑战。本文将详细解析导弹拦截的原理和难点,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复杂而关键的军事技术。

一、导弹拦截原理

导弹拦截的核心是把握导弹飞行阶段并实施拦截策略。洲际弹道导弹主要分为助推段、中段飞行阶段和末端打击阶段。其中,助推段拦截难度高,中段飞行阶段是反导的关键,而末端打击阶段则面临速度快、目标识别难、反应窗口小、容错率低等多重挑战。

二、导弹拦截难点

(一)关于发现、追踪和定位目标的难度

由于太空不存在空气阻力,弹道导弹的射程越远,飞行时间就越长,速度也越快,这就使得拦截变得极为困难。洲际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的速度能够达到 7000 米/秒,是普通子弹速度的 10 倍之多。当弹头冲入大气层后,以超过 10 倍声速的速度垂直撞击地面目标,这使得发现、跟踪和定位目标的难度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二)关于命中目标的难度

在对弹道导弹进行拦截的过程中,拦截弹的速度也超过了 10 倍声速,拦截弹与弹道导弹之间的相对速度甚至超过了 20 倍声速,这无疑对拦截弹的制导性能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在冷战时期,战略反导武器系统主要依靠核弹头的爆炸来摧毁目标导弹,对于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拦截弹能够飞行至距离目标 1000 - 5000 米的位置即可。因此,当时即便拦截弹的制导系统精度稍低,也不会对拦截效果产生太大影响,例如苏联的战略反导武器系统就曾使用百万吨级当量的氢弹作为拦截弹的战斗部。然而,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越来越多地采用动能(即直接碰撞杀伤技术)来对弹道导弹的弹头进行截击,用“子弹打子弹”来形容这种导弹碰撞的情况都算是对拦截难度的低估。例如,在 2000 年 1 月 20 日进行的地基中段防御系统拦截试验中遭遇了失败,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后发现,问题出现在动能杀伤器上的红外探测器的冷却系统上,在最后 6 秒钟时,像毛发般纤细的冷却管发生破裂,泄漏的冷却剂使探测器外壳形成了一层薄冰,最终导致无法对真弹头和诱饵弹头进行区分。

(三)关于指挥和战斗管理的难度

将卫星、雷达、拦截弹及其探测器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对上述系统进行指挥和管理的系统被称为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C4I 系统)。拦截战斗是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的,因此 C4I 系统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电子化特征。一旦这个“软件”系统出现问题,其后果与拦截弹、探测器等“硬件”系统出现故障是一样的,都会导致拦截任务的失败。同时,参与其中的人员的心理素质、合作意识和技术水平也是确保拦截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对操作、指挥和管理人员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毕竟现代反导武器系统是由成百上千个技术单元和数以万计的零部件紧密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工程。一旦启动,整个工作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任何一个单元或零部件出现问题(通常在技术层面上是无法及时发现或者即便发现了也无法及时进行处理的),都会引发拦截失败。

(四)关于助推段拦截的难度

从拦截技术的角度来看,导弹在助推段正处于加速和上升飞行的状态,且尚未飞出地球大气层,具有弹体尾焰热辐射较为明显、飞行速度相对较慢、弹道固定且不具备变轨能力等显著特点,因此在这个阶段对弹道导弹的拦截难度相对较小,就如同在攻击一个“固定靶”。然而,洲际导弹的发射阵地通常位于敌对国家的纵深腹地,比如在深山老林、戈壁荒漠中的导弹发射井、机动发射车中,或者是在难以预测的大洋深处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上。这样的地理因素使得在助推段对导弹进行拦截几乎成为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五)关于中段拦截的难度

导弹在中段(自由飞行阶段)的飞行时间最长,能够达到 20 分钟以上,飞行范围也最为广泛,占据了全射程的大部分。在这个阶段,导弹的速度接近每秒 7.9 公里(即第一宇宙速度),并且如今先进的弹道导弹在中段飞行过程中还具备一定的机动变轨能力,这无疑极大地增加了中段拦截的难度。同时,中段拦截需要制造一枚与来袭导弹大小相近的拦截弹,仅仅是制造大型拦截导弹这一点,就能够让世界上 99%以上的国家望而却步。而且,中段拦截还需要具备先进且强大的预警雷达和射程足够远的拦截弹,大型预警雷达用于及时发现目标,拦截弹则需要在大气层外对来袭目标进行拦截。

(六)关于末端拦截的难度

末端拦截是在弹头再次进入大气层后的飞行末端进行拦截。现阶段,绝大多数洲际导弹都具备多弹头携带能力,其战斗部进入大气层后,能够释放出超过 10 个目标弹头,其中包括诱饵弹和核弹头。在仅仅几十秒的时间内,要同时对若干个速度超过 20 马赫的目标进行拦截,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这是完全无法实现的,现阶段能够同时拦截 2 - 3 个目标已经达到了极限。弹头进入大气层后,其飞行速度与在中段飞行时相差无几,从再次进入大气层到弹头发生爆炸,整个过程通常只有几十秒,平均速度约为 20 马赫,就像我国的东风系列导弹,其末端速度通常都在十几马赫以上。要对其进行拦截,就需要拦截弹具备超过 20 马赫的速度,而以目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这还无法实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