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多项创新举措领跑东北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多项创新举措领跑东北
2023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从规划共绘到交通共联,从产业共链到平台共享,从生态共保到文旅共建,从社会共治到协同立法,都市圈在各个领域全面发力,高质量完成118项年度任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
规划共绘:东北首个国家级都市圈诞生
2023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最抢眼的成果是,都市圈总体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辽宁省政府分别批复印发《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使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成为东北首个国家级都市圈。与此同时,都市圈还率先编制实施了21个专项规划,并印发实施沈抚和沈本同城化行动计划。
交通共联:打造智慧都市圈如火如荼
在交通共联方面,都市圈亮点频出。沈抚间建成运行全国首条跨行政区城际轻轨,日均客流量达到2.5万人次。沈白高铁、沈丹铁路外迁工程顺利推进。此外,鞍台高速等公路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沈阳与沈抚示范区的公交线路实现东延。在智慧都市圈建设方面,累计建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9个,新建5G基站1.1万个,数量位居东北首位。
产业共链:完善的产业图谱呼之欲出
都市圈在产业共链方面成绩斐然。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召开装备制造业企业产品配套对接会10余次。同时,主办、承办国家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新能源汽车大数据2023年产业峰会等重要活动。共建产业园区走实走深,推动沈阳、本溪、辽阳共建临空产业园,三市共同签署了《沈阳临空经济区协同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平台共享:跃上建设新高度
在平台共享方面,都市圈展示强大向上势头。创建全国首个都市圈“共享用工”平台,共同举办10场都市圈人才招聘会。辽股交累计挂牌及展示企业2684家,都市圈城市占83%。推进东北科技大市场科技服务向都市圈城市辐射,全年发布都市圈科技创新成果600余项,企业技术需求500余项,与都市圈其他各地签订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及服务合同865份,技术合同金额约14.3亿元。
生态共保:全力建设绿水青山美丽家园
都市圈奏响了共建美丽家园新乐章。建立大气环境共治机制,实施3次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都市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81.3%。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共同推动柳河等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辽河干流沈阳段工程完成进度70%。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开展辽河生态封育,争取省级资金3.16亿元,完成人工造林4605亩。
文旅共建:品牌凝聚力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都市圈文旅共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景色。组建文旅产业联盟,汇聚154家文旅企业。联合策划开发旅游线路108条、网红打卡好去处640个,“双节”假期都市圈各地景区榜订单较2019年增长近2倍,来沈阳游客中都市圈城市占比超40%。此外,还组建博物馆联盟,举办“七星合耀”文物联展,2023沈阳艺术节等活动。
社会共治:实现“同圈同标准”
在社会共治方面,都市圈硕果累累。推进协同立法,共同签署协同立法协议,已围绕旅游一体化等领域,开展协同立法调研。加快政务服务一体化建设,国内都市圈领先建立住房公积金同城化标准异地提取制度,截至目前,发放都市圈内异地贷款1135笔、4.79亿元,其中,沈阳发放贷款478笔2.49亿元、占比51.98%,提取2396笔1.54亿元、占比51.68%,政策效果明显,已实现社保等151项高频事项都市圈跨域通办。推动信用一体化建设,在都市圈率先出台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推进沈阳信用标准体系向都市圈推广,实现“同圈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