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别慌!三大原因及正确止血方法全解析
流鼻血别慌!三大原因及正确止血方法全解析
流鼻血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状况,但很多人在处理时却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如塞纸巾或直接按压鼻梁,但其实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问题加重。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流鼻血的三大原因,并分享正确的止血方法。
物理因素导致的鼻血
鼻子外伤:挖鼻孔、揉鼻子、被打、异物进入等,都可能导致黏膜破裂而流鼻血。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是鼻腔中间分隔左右两边鼻孔的骨板,如果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挤压而偏曲,会让鼻中隔黏膜容易干燥、变薄,使微血管充血,变得容易流鼻血。
打喷嚏:过敏、鼻子发炎会刺激鼻黏膜,再加上天气变化、环境干燥、空气质量不良、打喷嚏等原因,容易让鼻子黏膜受损,导致黏膜破裂而流鼻血。
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鼻血
肝功能不良:肝硬化患者由于血小板减少、肝脏难以合成凝血因子等问题,导致凝血功能降低,容易流鼻血。
肾功能不良:肾功能低下(如尿毒症)会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凝血功能降低而流鼻血。
药物副作用:服用抗凝血剂(如可邁丁)可能会导致流鼻血。
常吃含水杨酸的食物:阿司匹林与富含水杨酸的食物会干扰血液凝结,因此不要大量食用番茄、青瓜、咖啡、茶、杏仁果、苹果、杏果、蓝莓、黑莓、小红莓、薄荷、车厘子、提子、提子干、桃、梅等食物。
疾病引发的鼻血
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在天气冷时容易流鼻血,因为血管不易舒张,血压上升,鼻黏膜的血管因脆弱而破裂,且流血速度很快。
德国麻疹:德国麻疹(风疹)患者的血小板产生速度会下降,容易流鼻血。
再生不良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鼻血不止等症状。
血友病:患者血液中缺乏帮助血液凝固的凝固因子,导致血液凝固速度很慢,容易出血。
白血病(血癌):骨髓造血细胞不正常增生,导致血小板、正常白血球、红血球不足,产生流鼻血等症状。
鼻咽癌:常表现为轻度鼻出血或鼻涕带血丝,伴有鼻塞、鼻漏、鼻涕倒流等症状。
正确止鼻血方法
正确的止血方法是按压鼻翼两侧,保持身体稍向前,用口呼吸,5至10分钟后大部分鼻血就会停止。不要用卫生纸塞住,因为这样并不能直接止血,反而可能再次出血。
如果按压鼻翼上方的方式无法止血,可能是出血部位在鼻腔深部,需要外科医疗帮助止血。如果鼻血持续超过30分钟,或者一周流鼻血3-4次以上,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