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摸钟辨盗”,看古代的“测谎仪”如何辨识盗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摸钟辨盗”,看古代的“测谎仪”如何辨识盗贼

引用
南方网
1.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fa91463dd3/383472a3e7.shtml

编者按:为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本文生动讲述中国优秀传统法治文化故事,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北宋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述古,他出任建州浦城知县的时候,有个大户人家家里丢了东西。官府抓到几个嫌疑犯,但不知道究竟哪个是盗贼。陈述古想了一个办法,对嫌疑犯们说:“我们县一个庙里有座钟特别灵验,能够辨识谁是盗贼。”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后院,让嫌疑犯们站在钟前,告诉他们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会响,但偷东西的人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带领同僚在钟前虔诚祷告,祭祀后用帷幕将钟围起,暗地里却派人用墨汁涂在钟上。钟涂好后,陈述古让那些嫌疑犯把手伸入帷帐中去摸钟,等他们出来后检验他们的手。这时发现有一个人手上没有墨,于是对他进行审讯。他承认了自己是盗贼,原来是害怕摸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没想到因此暴露了自己。

陈述古利用盗贼做贼心虚的心理,留下了这段为后人传扬的断案佳话。案例中的神钟在司法官员的巧妙运用下,犹如现代的测谎仪一般,起到轻松辨识盗贼的效用。古代的司法官员在缺乏证据导致案件审理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善于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抓住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巧妙设计测谎实验,往往能起到辨认真假、辅助办案的良好效果。借鉴古代司法官员的断案智慧,运用到当前司法实践中,加强对犯罪心理的研究和应用,不仅可以增强司法人员的办案能力,提升案件办理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可以起到有效预防犯罪,减少犯罪诱发因素等良好效果。

本文原文来自广东政法微信公众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