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瘾品的力量
《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和鸦片的历史》——瘾品的力量
《上瘾五百年——烟、酒、咖啡与鸦片的历史》(原书名为《Forces of Habit》,中文译名有点让人无语)是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戴维·考特莱特(David Courtwright)撰写的作品。本书深入剖析了人类与各类成瘾物质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涵盖了烟、酒、咖啡、茶、鸦片、吗啡、大麻等广泛领域。书中详细记述了这些成瘾物质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历程,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并影响了经济、社会和政治格局。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着与成瘾物质相伴的历史。古柯叶、咖啡豆、茶叶因其提神醒脑、消除困倦的功效,自然受到体力劳动者的喜爱。而一些具有致幻效果的植物,则成为巫师、萨满等神秘角色与“神灵”沟通的媒介。随着近代航海贸易的蓬勃发展,这些成瘾物质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商品,风靡全球,为当时的资本家带来了巨额利润。同时,它们也扮演着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变革的重要角色。例如,咖啡馆成为启蒙思想的摇篮,促进了思想的自由交流;烟草贸易则推动了美洲殖民地的繁荣,但也加剧了奴隶制度的扩张。
豪饮伏特加的俄罗斯人
然而,这些被称为“瘾品”的物质,即便本身无毒,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能够从天然成瘾物质中提取纯度更高的成分,以产生特殊感觉,且成本愈发低廉,使得社会底层人群也能轻易获得。为了控制劳工、降低劳动力成本,资本家们默许甚至鼓励工人使用成瘾物质,甚至以之为工资支付,从而更容易操纵和控制他们。这种行为为资本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为国家带来了税收的丰厚回报,但背后却隐藏着剥削与压迫的真相。(正如卡尔·马克思所言:“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印第安人用毛皮换取白人的酒
吸食鸦片的晚晴男子
工业革命后,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人工劳动力逐渐被高效机器所取代,对成瘾物质的贸易和使用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这并不是资本家们的道德觉醒,而是因为机械化生产下,工人因成瘾物质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的损失显著增加。试想,一名工厂纺纱机操作员与一名在家手工纺纱都因醉酒而无法工作,哪种情况造成的损失大?这背后依然是利益的权衡与计算。
如今,世界各国对诸如海洛因、冰毒、可卡因等强成瘾物质的管控已达成共识,但对于一些弱成瘾物质如香烟、酒类的管控政策,则仍处于争议之中。例如,周所周知的,香烟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且极易引发火灾事故,但其背后庞大的产业链和就业市场又使得管控变得复杂。如何在保障个人监控、公共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香烟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