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竹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竹纸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46340

竹纸制作技艺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技艺在四川夹江和浙江富阳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展现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卓越成就。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四川省夹江县和浙江省富阳市(今杭州市富阳区)为竹纸的重要产地。


夹江书画纸(图源:夹江发布)

夹江的环境适合竹类生长,当地在唐代即开始以“竹料手工造纸”,竹纸制作技艺兴于明,盛于清。自唐代以来,夹江即享有“蜀纸之乡”的美称,夹江纸以质量佳、品种多、规模大、技术精著称,曾被康熙皇帝指定为贡纸。

夹江竹纸以手工舀纸术制作,从选料到成纸共有15个环节、72道工序,与明代《天工开物.杀青》的记载相合。以嫩竹为主料生产的夹江手工书画纸具有洁白柔软、浸润保墨、纤维竹纸制作技艺——细腻、绵韧平整等特点,与安徽宣纸齐名,曾被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誉为“国之二宝”。


夹江门神画(图源:乐山新闻网)

浙江富阳素有“土纸之乡”的称号,其竹纸制造技艺始于南宋,迄今已有1000多年。富春竹纸具有纸质柔软的特点,即使卷舒过久也不会出现墨渝的现象,同时也不易为蠹虫蛀蚀。富阳竹纸在继承我国传统造纸技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制作技艺,如制浆技艺中的“人尿发酵法”,抄制技艺中的“荡帘打浪法”等,均是富阳竹纸生产的绝艺,为其他竹纸产区所无。

本文原文载于《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