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油城”变身“算力新城”——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戈壁油城”变身“算力新城”——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克拉玛依市,这座曾经的“戈壁油城”,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产业转型。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克拉玛依市已累计建成算力17042P(P代表PFlops,是算力的量化单位,1PFlops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的运算速度),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成为全疆唯一一个算力超过万P的云计算产业园。
作为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克拉玛依市将信息产业作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积极布局发展数字经济。经过30多年的油田信息化建设和近20年的智慧城市打造,克拉玛依市已经积累了发展数字化的物质基础、技术基础、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
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华为云计算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在数据机房查看设备运行情况。
高位推动,成效显著
“十四五”以来,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新注册企业(项目)70余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68.79亿元。截至2024年,共有180余家企业(项目)落户园区,推动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该园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也由2021年的5.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3亿元,平均增长率保持在每年10%以上。
目前,克拉玛依市在存力、算力、运力、应用四个方面同步发力。在存力方面,已建成标准机柜6万个,存力达6200PB,完成业务部署率达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算力方面,谋划“绿色算力+新能源”重点项目,建成智能算力17042P,位居全疆第一。在运力方面,开通西部首条直达北上广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专用通道带宽最大可达40G以上,大大降低了链路价格,提升了链路质量;园区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的网络出疆带宽分别达到4700G、3200G和2600G,为园区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应用方面,开放克拉玛依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吸引人工智能企业落地,鼓励企业在本地进行示范应用;建成西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影视动漫渲染基地,部署渲染节点最高达20000个,参与渲染影视剧作品3000余部。
在克拉玛依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的“渲染农场”,技术人员正在计算机前忙碌。
以“算”求“新”,未来可期
人工智能(AI)作为前沿技术,已经在众多技术创新实践中展现出明显的“头雁效应”。因此,西北地区多个城市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将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高地作为发展AI产业的重中之重,克拉玛依市便是其中的“积极分子”。
“一网通办” “一网统管”、 基层减负“一张表”系统、“畜牧云平台”“数字采油厂”……毫不夸张地说,在克拉玛依市,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各行业领域渗透。而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犹如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是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基座和引擎。
今年,克拉玛依市全力推进新型计算中心建设:全疆首个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启用、碳和水冷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成、丝路新云绿色算力中心一期项目投运……作为在全疆智能算力方面遥遥领先的城市,如今,克拉玛依市正吸引各大运营商、知名互联网企业等前来投资建设。一栋栋拔地而起的算力设施为克拉玛依市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戈壁油城”转变为“算力新城”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国家级算力集群建设规模的关键一年,克拉玛依市计划完成智能算力10万P的规划目标。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未来,克拉玛依市将积极融入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及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重点围绕智能算力、软件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速相关项目及产业落地,以智能算力为基础,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智慧畜牧、智慧油田、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