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旭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李旭
选择导师是考研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北京交通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李旭教授,包括他的学术背景、研究方向、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等,帮助有意向报考的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位导师。
基本信息
李旭,博士、教授、宽带协同通信实验室主任
办公电话:86-10-51685939
电子邮件:xli@bjtu.edu.cn
通讯地址:北京交通大学九教南220
邮编:100044
个人简介
李旭教授是北京交通大学二级教授,拥有东北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北京邮电大学和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完成通信工程和应用数学博士后研究。他现任北京交通大学宽带协同通信实验室主任,同时担任多个学术组织的重要职务,包括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委会委员等。
李旭教授长期专注于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与专用移动通信、无线自组协同通信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他在通感算一体化网络、空天地异构跨域组网、大规模智能边缘网络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他建立了完善的无线自组协同通信基础理论分析模型和全套技术开发平台,并成功研发了多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宽带自组通信节点设备。
教育工作经历
- 2018年,美国圣母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个月)
- 2014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学者(6个月)
- 2008年至今,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 2003-2008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 2001-2003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 1997-2001年,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副教授
- 1994-1997年,东北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学位
- 1991-1994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硕士学位
- 1987-1991年,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学士学位
招生专业
-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硕士
-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
- 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博士
- 人工智能硕士
研究方向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宽带移动通信与专用移动通信
- 宽带自组协同通信
- 智能无人集群组网通信
工作经历
李旭教授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备发展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以下是部分代表性项目:
- 国家级科技委:XX系统架构与网络XX边缘(2023-2024,1020万元)
- 国家科技部专项:面向间断连接的分布式非正交自组网技术与端机研制(2022-2025,300万元)
- 国家级科技委:智能隐蔽通信技术(2021-2023,230万元)
- 国家级"四总部":面向XXX的非正交多址自组网技术与终端(2022-2025,503万元)
- 国家级科技委:基于XXXX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20-2024,2400万元)
教学工作
李旭教授主讲多门研究生课程,包括移动通信系统、GSM-R原理及应用、无线通信研究型教学等。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通信工程领域人才。
学术成果
李旭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涵盖了无线自组网、宽带通信、智能无人集群组网等多个研究方向。以下是部分代表性论文:
- 仝欣, 李旭, 刘颖. Research on Resource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Model of TDMA-Based Distributed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EEE Access, 2020, None(8)
- 梁亚楠, 李旭, Haenggi.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OMA) in uplink Poisson cellular networks with power control.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19, 11(67)
- 李旭, 仇颂清, 彭进霖, 王聪. 一种改进的移动自组织网多路径路由协议. 兵工学报, 2016, 11(37)
专利与获奖
李旭教授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 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45项
- 国防专利3项
- 获得软件著作权23项
此外,他还获得了多项科研奖励:
- 武警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中船科技进步三等奖
- 吉林科技进步一等奖
- 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一等奖
李旭教授的社会兼职包括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理事、中国无人飞行器自主控制专委会委员等。他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评审专家和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