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钉墙怎么布置?常见的土钉布置方法及要求
土钉墙怎么布置?常见的土钉布置方法及要求
土钉墙是现代基坑和边坡工程中常见的支护结构,其合理布置对于确保支护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土钉墙的布置要求和常见布置方法,包括坡度、间距、形状、倾斜角度、长度、材料类型以及地质特性等方面的内容。
土钉墙是现代基坑和边坡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支护结构,土钉墙需要布置合理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土钉墙的布置和其地质特效、坡度,以及土钉之间的间距、倾斜角度、长度、材料类型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土钉墙怎么布置。
一、土钉墙布置要求
1、土钉墙坡度
土钉墙的高度、长度以及墙面情况都会影响土钉墙的设计,土钉墙坡度一般为1:0.2-1:0.5,不宜大于1:0.1。还需要考虑土钉墙是否需要分段分层,一般分层开挖在土钉位置下方300-500mm位置。
2、土钉之间间距
土钉之间间距包括竖向间距和横向间距,土钉的竖向间距应和每层开挖深度相对应,土钉的横向间距一般在1.2m-2.0m,软土中可以小于1.2m,大多数情况下取1.5m。
3、土钉布置形状
土钉布置形状通常是正方形、矩形、三角形交错排列或是在有限的位置情况下不规则排列,在下面会为大家详细介绍。
4、土钉倾斜角度
土钉倾斜角度是为了确保浆液能够从钻孔流向钻头,如果钻头位于坚硬且深的土层,则需要加大土钉的倾斜角度。土钉和水平方向的夹角通常在10-20°,一般倾斜角度为15°,倾斜角度不足会导致灌浆有空隙,保护层厚度不够。
5、土钉的长度
土钉的长度应为土钉墙支护高度的0.5-1.2倍,根据岩土密实度和岩层坚硬程度适当调高或降低,对于软塑粘性土来说,不应小于1倍,顶部的土钉应适当加长,一般长度为9m、12m。
6、土钉的材料类型
土钉一般是钢筋或是钢管,钢筋一般采用直径在16-32mm的二、三级钢筋,钢管的外径一般不小于48mm,壁厚不小于3mm。
7、地质特性
土钉墙布置前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评估,清楚土体的抗剪强度、地下水位置及水位情况等,进而对土钉墙的设计和土钉的防腐工艺进行选择。
二、常见的土钉布置方法
1、正方形布置
正方形布置是指在正方形四角排列上土钉,这种布置方法便于在喷射混凝土面上施工垂直缝,或便于安装预制混凝土面板。此外,正方形图案还便于连续垂直安装复合材料排水条。在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的是正方形布置。
2、交错布置
交错布置土钉会使土压力在土体中的分布更加均匀,增强了土体的拱形效应,利于支护。土钉按三角形图案布置可以使边坡土体重新分配的负荷较小,但是对于较高的土钉墙,很难建立一个对应基础排水沟的垂直连续的排水系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以上就是对于土钉墙怎么布置这一问题的解答,土钉墙的布置、施工方式以及注浆方法都会影响土钉墙的支护效果。自钻式锚杆在土钉墙支护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支护效果要比普通钢筋钢管要好,且施工工期相较于普通锚杆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