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索东莞厚街桥头村:隐藏在村子里的古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索东莞厚街桥头村:隐藏在村子里的古迹

引用
1
来源
1.
http://tk.yuetol.com/document/dongguanhoujieqiaotoucun.html

东莞厚街桥头村,一个拥有7个自然村落群的岭南古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从南宋时期的陈公祠到近年来修缮的南园公祠,从精美的木雕到西式浮雕,每一处古迹都在诉说着这座村庄的沧桑变迁。

东莞厚街桥头村共有7个自然村落群,包括新居、寺旁、北社、南社、元洲、塘棉和井头。这里到处都是古建筑。在池塘的边缘,或在深巷里,有许多独特的历史遗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屋池塘的“陈公祠节”,它是由纪念桥头立村的祖先陈誉建造的。这座祠堂建于南宋的最后几年。它分别在清同治(1865年)和1997年重建。现存的建筑物都是清代风格的。

陈公祠前立着两头威武的石狮,与门前柱子顶部的两头木雕狮子相映成趣。大门两侧有一副很长的对联:

派衍颍川籍/汴梁家莞邑/宋室飘摇/统貔貅/匡社稷/荣封镇国/节度南疆/百世殊勋昭日月。
支分桥圃子/县令孙侍郎/历朝忠义/悬明镜/爱黎民/光大宗功/弘扬祖德/千秋正气振山河。

颍川籍即为陈姓,汴梁为元末明初对于开封的称呼。这幅长对联通过它可大致知晓桥头村的历史。其祖先应该是在动荡的南宋末年,由开封迁徙到东莞,并带着对家国宗族的美好愿景,一代代地传承及延续下来。

从陈公祠开始,很快就进入了圣殿的边界。再往前十米,你就会看到另一个祠堂,那就是“一般行政的陈公祠”。这座祠堂建于清朝,是为了纪念桥头九世祖和陈琏。与陈公祠相比,陈公祠在一般行政管理中显得十分寒酸。前门两侧的柱子都是用墙砌成的,改造成两个小房间。在神龛前,也有两个石狮人的头颅,但他们是尖锐和微笑,完全不同。

走在陈公祠前面的小路上,穿过汽车来到新兴路,就来到了北社。这里有一本《南园公祠》。这座祠堂应该是近年来修缮的,相当新颖整洁。屋檐下的木雕特别引人注目。它们色彩鲜艳,制作精巧。木雕上有许多人物。它们形状各异,栩栩如生。进入祠堂旁边的小巷,可以透过窗户窥视祠堂内部。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有许多柱子围绕着庭院。阳光洒在院子里,突出了屋檐的轮廓,照亮了地砖的裂缝。这是一个非常宁静的气氛。

村里许多小巷的入口处都有一扇门。大部分的门都贴着红色的弹簧。例如,上下对联是:“人人进出都是幸运的,人人进出都是安全的”,横向题词是:“通巷吉庆”。这是一个如此平静的社区,现在在城里很难感觉到。这条小巷以前很热闹。现在巷子里很安静。一位老人独自坐在自家门口吃饭,这可能是他多年的习惯了。

走进那条很深的小巷,里面基本都是老房子,大多是红石的地基和门框,墙壁都是灰色的砖墙。这应该是东莞老房子的特色。它可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小巷里的房子不整齐。它们是高的,低的和弯曲的。每条小巷都很窄,纵横交错,蜿蜒曲折。在其中,似乎有一种期待的神秘感。

不知不觉,又去了池塘。这座双层老房子很显眼。二楼的红色外墙立刻引起了注意。屋檐下有“塘三队”三个大字,应该是当年制作团队留下的痕迹。仔细看着那座老房子。它似乎在很多地方都被改造过,比如一楼凌乱的墙壁和二楼的落地窗。

这座老房子可能和现在不一样了。毕竟,几十年前用房装修的案例太多了。

这个地区有许多历史古迹可供塘面。一眼望去,老旧的建筑一栋接一栋。目前,这部《宁宇公祠》看起来很沧桑。祠堂大门紧闭,门上的两个“忠”字取代了原本应该贴在门神身上的位置。它的外墙非常凌乱,门前乱堆杂物,似乎不怎么注意和保护。隔壁还有一本庾峰家塾,过去应该是家庭学校。现在,它的前门上焊接了一块金属框架招牌,并安装了一扇卷帘门。

再往前走,看到一扇门有两个石狮人把守,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起初,以为那是一个牌坊。后来,看到门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刻着“铁山公祠”。知道那也是一个祠堂。不知道的是,这座祠堂到底是这种风格,还是原来的祠堂已经被摧毁,只保留了石狮的一扇门和两头?

《铁山公祠》后面的小阁楼非常迷人,门窗上有精美的浮雕。尤其是浮雕都是西式的。两扇门上的浮雕是半圆的,而两扇窗户上的浮雕是三角形的。二楼的栏杆已经损坏和破损。破碎的黄色外墙,经过多年的洗礼,有一种美的感觉。

桥头村其实很大。只是随便走走,发现了这么多有趣的历史遗迹。在桥头村还有更多的纪念碑。它们隐藏在村庄里,可能不显眼,可能已经被遗忘。但相信,他们仍然期待着那些前来探险的人,他们可以随时与探险家交谈,因为他们的存在有太多的信息和故事要分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