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少年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案例探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少年感恩教育:理论研究、实证分析与案例探讨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1mishu.com/haowen/313975.html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本文通过多篇范文,从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到具体案例,全面探讨了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其效果。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感恩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专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极为重要且势在必行。

感恩的概念

感恩一词源出于拉丁文“gratia”,意为慈悲、好心和感激。在中国,感恩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名言佳句就是佐证。

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感恩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感恩这种人格特质具有亲社会本质特性,具有感恩倾向的个体更容易表现出利他和社会性的行为。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来看,感恩有利于增加青少年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满意度,有利于加强社会和谐与团结,有利于青少年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1. 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青少年阶段正经历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的危机时期,感恩作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能指引青少年个体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支持与关心,有助于青少年个体形成对他人支持与帮助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社会心理层面

  1. 积极营造感恩的社会风气
  2. 积极树立感恩的榜样
  3. 积极强化感恩行为
  4. 丰富青少年个体感恩经验

学校教育的积极干预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感恩观念的教育
  2. 利用课堂教育的作用
  3. 发挥教师榜样的力量

不断重视家庭教育

父母的感恩榜样作用,是影响子女感恩的重要因素。作为父母,应该有效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采取一些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教养方法,注重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不断加强子女的感恩意识、感恩行为。

青少年个体自身感恩水平的修养与完善对策

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对我们的养育;感恩大自然的恩赐;写感恩日记,计数感恩,及时表达感恩。

感恩教育的实证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调查表、焦虑抑郁量表、学业成就问卷和感恩问卷对151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感恩在其中的补偿和调节效应。

主要发现

  1. 低家庭SES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以焦虑抑郁为指标)显著正相关,与学业成就显著负相关。
  2. 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补偿效应均显著。
  3. 感恩在低家庭SES与青少年社会适应各指标关系间的调节效应均不显著。

感恩教育的案例分析

案例:冯磊的感恩教育

42岁的冯友胜是郑州市一家药业集团中层干部,妻子梁慧在一家国营企业上班。夫妻二人工作勤恳,薪酬稳定,又有住房,按理说日子应该很舒心了。可儿子冯磊却让他们费了不少心。

冯友胜夫妇决定加强对儿子的感恩教育。他们专门准备了一块木板,挂在墙上,儿子不听话时,就对他实施惩戒。冯友胜还买来图文并茂的《弟子规》最新版本,给儿子一一讲解。

然而,在冯友胜的严加管教下,冯磊变得郁郁寡欢。2012年5月中旬,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成绩揭晓,由于对学习有了抵触心理,冯磊的成绩出现了过山车式的下滑,成绩跌落班里后20名。

冯友胜得知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后,差点崩溃了,看到儿子一脸破罐子破摔的神情,他突然爆发了,上前踢了儿子一脚,口里骂道:“你这个不成器的浑小子,糟蹋了老子的一番苦心,你这个样子,能对得起谁?”

骂完儿子,冯友胜心情郁闷,当晚喝了半瓶白酒,要不是妻子劝说,他真想喝个烂醉。

第二天早上,冯磊背着书包上学去了,冯友胜和妻子也像往常那样出门上班。上午10点多,梁慧却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说冯磊没来上学,不知怎么回事?

梁慧听儿子没去上学,很是吃惊。接着,她给丈夫打了电话,夫妻俩同时赶回家里,先到儿子卧室去找,却看到桌子上留了个字条:“爸、妈,我去外地打工了,挣了钱就给你们联系,不让你们的心血白费,不必找我!”

这个字条让冯友胜夫妇蒙了,打儿子的手机,也关了机。找了整整四天,依然没有儿子的踪影,冯友胜和妻子都要崩溃了。到了第五天,冯友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济南历下区派出所民警,他的儿子在那里!

挂了电话,冯友胜和妻子赶紧买了下午到济南的动车票,当晚便赶到了济南。在派出所见到冯磊时,梁慧抱着儿子大哭,冯磊却一脸木然,没有任何反应。

据警察介绍,他们巡逻时,见到背包的冯磊神情沮丧,就把他带到派出所询问,才知道他逃学出来打工,到了济南身上的钱又被人偷去。民警询问他的家在哪里,冯磊不肯说,说他不愿再回那个家。

带儿子回到郑州后,一连三天,冯磊始终不愿意和父母说话,还一个劲地默默流泪,冯友胜为儿子请了假,找到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心理科为儿子求治。

心理科童大夫详细了解了冯磊的情况后,判断他患了情志障碍。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情志活动属于正常生理、心理现象,是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一个人的身心如果受到外界的过度刺激,则容易产生延迟性或过渡性反应,表现为抑郁、焦虑、失忆、自闭等各类反常的自我保护精神症状,冯磊的症状属于病理性的情志反应,也称为情志障碍。

童大夫说,冯磊的病因来自于两方面的刺激,一是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担心受到父母的责难;二是出走异地后,因钱被偷打工梦想遇挫。

农村高中生感恩心理状况调查

研究对象来自湖南地区2所农村普通中学。共发放问卷760份,回收有效问卷724份,回收有效率为95.3%。

研究发现

  1. 农村高中生感恩总体平均分为5.90,介于符合和比较符合之间,其他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在5.67~6.13之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6.13、感恩祖国(社会)5.91、感恩朋友5.90、感恩老师5.89、感恩自然5.67。

  2. 除感恩教师维度差异不显著外,男生在感恩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女生。

  3. 农村高中生在感恩老师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4. 在感恩各个维度和总分上,非独生子女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

  5. 在感恩各个维度上,接受过助学金的高中生得分均高于未接受过助学金的高中生。

  6. 在感恩各个维度和总分上,非单亲家庭高中生得分均高于单亲家庭高中生。

孝文化与感恩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思想领域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现象表明:在我国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带来的诸多难题影响家庭和谐的建设;家庭生活之中尊老不足的现象增多;各种利益的争夺冲淡浓浓的亲情关系;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偏移问题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最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入手。

孝文化的核心内涵

孝文化是指包括古今关于孝的所由概念、观念、法律、规范以及行孝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内容存在的总结。在传统的孝文化中,其指孝道以及它所涉及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大体分为几方面。首先,尊亲敬亲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养亲的思想。对父母的侍奉,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的最基本的孝行要求。最后,贵生博爱的思想。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

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1. 形成感恩意识
  2. 解决养老问题
  3. 有利于社会和谐建设
  4. 形成责任意识
  5. 丰富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孝文化正是这些优良传统的集合体,孝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断传播这华夏文明的精神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