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模电·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模电·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引用
CSDN
1.
https://m.blog.csdn.net/m0_46261934/article/details/137719484

电路的组成

根据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晶体管应工作在放大区,即

$$
u_{BE} > U_{on}
$$

$$
u_{CE} \geq u_{BE}
$$

因此,在下图1.基本共集放大电路所示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入回路加基极电源 $V_{BB}$,它与 $R_b$、$R_e$ 共同确定合适的基极静态电流;晶体管的输出回路加集电极电源 $V_{CC}$,它提供集电极电流和输出电流。画出图(a)所示电路的直流通路如图(b)所示,电源 $V_{BB}$ 和 $V_{CC}$ 的负端接地;交流通路如图(c)所示,集电极是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

图1.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a)电路 (b)直流通路 (c)交流通路

交流信号 $u_i$ 输入时,产生动态的基极电流 $i_b$,驮载在静态电流 $I_{BQ}$ 之上,通过晶体管得到放大了的发射极电流 $i_E$,其交流分量 $i_e$ 在发射极电阻 $R_e$ 上产生的交流电压即为输出电压 $u_o$。由于输出电压由发射极获得,故也称共集放大电路为射极输出器。

静态分析

在图1.(b)所示直流通路中,列出输入回路的方程

$$
V_{BB} = I_{BQ}R_b + U_{BEQ} + I_{EQ}R_e = I_{BQ}R_b + U_{BEQ} + (1+\beta)I_{BQ}R_e
$$

便得到基极静态电流 $I_{BQ}$、发射极静态电流 $I_{EQ}$ 和管压降 $U_{CEQ}$

$$
\begin{cases}
I_{BQ}=\frac{V_{BB}-U_{BEQ}}{R_b+(1+\beta)R_e}\
I_{EQ}=(1+\beta)I_{BQ}\
U_{CEQ}=V_{CC}-I_{EQ}R_e
\end{cases}
$$

动态分析

把图1.(c)所示电路中的晶体管用其 $h$ 参数等效模型取代便得到共集放大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根据电压放大倍数的定义,利用 $I_b$ 对 $I_c$ 的控制关系,可得出 $A_u$ 的表达式为

$$
A_u = \frac{U_o}{U_i} = \frac{I_eR_e}{I_b(R_b+r_{be})+I_eR_e} = \frac{(1+\beta)I_bR_e}{(R_b+r_{be})I_b+(1+\beta)I_bR_e}
$$

$$
A_u = \frac{(1+\beta)R_e}{R_b+r_{be}+(1+\beta)R_e}
$$

表明,$A_u$ 大于0且小于1,即 $U_o$ 与 $U_i$ 同相且 $U_o < U_i$。当 $(1+\beta)R_e >> R_b+r_{be}$ 时,$A_u \approx 1$,即 $U_o \approx U_i$,故常称共集放大电路为射极跟随器。虽然 $|A_u|<1$,电路无电压放大能力,但是输出电流 $I_e$ 远大于输入电流 $I_b$,所以电路仍有功率放大作用。

根据输入电阻 $R_i$ 的物理意义能够得出输入电阻 $R_i$ 表达式

$$
R_i = \frac{U_i}{I_i} = \frac{U_i}{I_b} = \frac{I_b(R_b+r_{be})+I_eR_e}{I_b}
$$

$$
R_i = R_b + r_{be} + (1+\beta)R_e
$$

可见,发射极电阻 $R_e$ 等效到基极回路时,将增大到 $(1+\beta)$ 倍,因此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比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大得多,可达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

为了计算输出电阻 $R_o$,令输入信号为零,在输出端加正弦波电压 $U_o$ 求出因其产生的电流 $I_o$,则输出电阻

$$
R_o = \frac{U_o}{I_o}
$$

如图3.所示。

图3. 基本共集放大电路输出电阻求解

在图中,$I_o$ 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U_o$ 在 $R_e$ 上产生的电流 $I_{Re}$,另一部分是 $U_o$ 由于作用于晶体管的基极回路产生基极电流 $I_b$ 从而获得的 $I_e$,它们分别为

$$
I_b = \frac{U_o}{R_o+r_{be}},I_e=(1+\beta)\frac{U_o}{R_b+r_{be}}
$$

$$
I_o = I_{Re} + I_e
$$

所以,输出电阻的表达式为

$$
R_o = \frac{U_o}{I_o} = \frac{U_o}{\frac{U_o}{R_e}+(1+\beta)\frac{U_o}{R_b+r_{be}}} = \frac{1}{\frac{1}{R_e}+(1+\beta)\frac{1}{R_b+r_{be}}}
$$

$$
R_o = R_e // \frac{R_b+r_{be}}{1+\beta}
$$

可见,基极回路电阻 $R_b$ 等效到射极回路时,应减小到原来的 $\frac{1}{1+\beta}$。由于通常情况下,$R_e$ 取值较小,$r_{be}$ 也多在几百欧到几千欧,而 $\beta$ 至少几十倍,所以 $R_o$ 可小到几十欧。

因为共集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因而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小而且带负载能力强,所以常用于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也可用它连接两电路,减少电路间直接相连所带来的影响,起缓冲作用。

例题

图1.(a)所示电路中,已知 $V_{BB}=6V$,$V_{CC}=12V$,$R_b=15k\Omega$,$R_e=5k\Omega$;晶体管的 $U_{BEQ}=0.7V$,$r_{bb'}=200\Omega$,$\beta =150$。试估算Q点、$A_u$、$R_i$ 和 $R_o$。

解:根据

$$
\begin{cases}
I_{BQ}=\frac{V_{BB}-U_{BEQ}}{R_b+(1+\beta)R_e}\
I_{EQ}=(1+\beta)I_{BQ}\
U_{CEQ}=V_{CC}-I_{EQ}R_e
\end{cases}
$$

可得

$$
\begin{cases}
I_{BQ}=\frac{6-0.7}{15+(1+150)*5}=0.00688mA=6.88\mu A\
I_{EQ}=(1+150)0.00688=1.04mA\
U_{CEQ}=12-1.04
5=6.8V
\end{cases}
$$

$$
r_{be} \approx r_{bb'} + \beta \frac{U_T}{I_{CQ}} \approx (200+150*\frac{26}{1})\Omega = 4100\Omega = 4.1k\Omega
$$

所以

$$
A_u = \frac{(1+\beta)R_e}{R_b+r_{be}+(1+\beta)R_e} = \frac{(1+150)*5}{15+4.1+(1+150)*5} \approx 0.975
$$

$$
R_i = R_b + r_{be} + (1+\beta)R_e = (15+4.1+151*5)k\Omega \approx 774k\Omega
$$

$$
R_o = R_e // \frac{R_b+r_{be}}{1+\beta} \approx \frac{R_b+r_{be}}{1+\beta} = (\frac{15+4.1}{1+150}*{10^3})\Omega \approx 126\Omega
$$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