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瑞鹤图》注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瑞鹤图》注释

引用
豆瓣
1.
https://m.douban.com/note/866970898

《瑞鹤图》是北宋著名画家赵佶(宋徽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112年。这幅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20只仙鹤在汴梁宣德门上空翱翔的场景,展现了宋代宫廷绘画的最高水平。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古代书画中的瑰宝。

《瑞鹤图》注释

壹、《瑞鹤图》组成

《瑞鹤图》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画心和题跋,中间有装裱的必要组成。概要的有:天头、隔水、画心、隔水、题跋、隔水、地头组成。

贰、《瑞鹤图》组成部分说明

一、天头

天头是《瑞鹤图》可见的首段部分,没有资料说明前面还有什么。根据现场实物观看,前面还有未展开的卷轴,不知道会有什么。
可见的天头部分,为空白区域,未见有任何信息。

二、隔水

隔水处有一枚“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印章。


《瑞鹤图》隔水“东北博物馆珍藏之印”印章

三、《瑞鹤图》画心

《瑞鹤图》画心有2部分组成,绘画部分和题字说明部分。
《瑞鹤图》有一个定量描述,51cm×138cm,就是指这部分的尺寸。

《瑞鹤图》画心

1、绘画部分

绘画部分由绘画和鉴赏款识2部分组成
绘画部分有上下2部分。
下部分是汴梁宣德门的顶部,顶部结构是庑殿顶形式,有白云缭绕。
上部分是天空和飞翔的鹤,鹤是丹顶鹤。
天空呈蓝色。
有20只丹顶鹤,2只落在鸱吻上,18只在飞。
有10只鹤的身体是向右侧的,8只的身体是向左侧的。
有9只的头朝向右,有9只的头朝向左,即有1只鹤是身体向右,头向左。


《瑞鹤图》群鹤姿态图

绘画部分有10枚鉴藏款识。


《瑞鹤图》绘画部分鉴赏款识

《瑞鹤图》绘画部分款识印章之一
《瑞鹤图》绘画部分款识印章之二

鉴藏款识说明:
(1)、平生真赏(平生心赏),朱文方印,明藏家项元汴
(2)、吴彦良氏,朱文方印,明藏家
(3)、御书房鉴藏宝,朱文椭圆形印,清乾隆帝
(4)、石渠宝笈,朱文长方印,清乾隆帝
(5)、宣统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形印,清逊帝溥仪
(6)、嘉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清嘉庆帝
(7)、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形印,清乾隆帝
(8)、石渠定鉴,朱文圆形印,清乾隆帝
(9)、宝笈重编,白文方印,清乾隆帝
(10)、樗隐,朱文方印,元官员胡行简

2、题字部分

题字部分有题字、题诗、题款、签押和鉴赏款识。


《瑞鹤图》画心题字部分及款识

题字、题诗: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欝,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

清晓觚稜拂彩霓 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 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 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 故使憧憧庶俗知

题款、签押:

御制御画并书 天下一人

鉴赏款识:

有6枚款识印章。

《瑞鹤图》题字部分款识印章

鉴藏款识说明:

(11)、乾隆鉴赏,白文圆形印,清乾隆帝
(12)、三希堂精鉴玺,朱文长方印,清乾隆帝
(13)、宜子孙,白文方印,清乾隆帝
(14)、御书,朱文方印,宋徽宗
(15)、宣统鉴赏,朱文方印,清逊帝溥仪
(16)、无逸斋精鉴玺,朱文长方印,清逊帝溥仪

四、隔水

此段隔水无内容。

五、题跋

题跋段有2部分。
第1部分是释来复题跋,有文字和款识;第2部分有文字,没有署名和款识,有资料说是出自释来复。


《瑞鹤图》题跋部分

题跋文字:

宣和道君天帝子,降灵下作长生主。风流不混世间尘,清出冰壶湛秋宇。前身雅是太霄君,金编玉策多奇勋。感此仙禽四十翼,朝真东度三山云。低回不肯去,舞雪依端门。长鸣若有诉,飞声彻昆仑。是时道君振衣起,遥听鹤语通仙意。濡毫为写青田真,龙香更洒亲题字。朱顶凝丹砂,白羽吹霜袂。内府珍藏谁敢沽,大贝南金烂无比。想当政和年,善治谈老庄。遂令霞上仙,控鹤森翱翔。一朝中原成永诀,五国城高卧风雪。此时老鹤如可呼,便欲骑之上天阙。

豫章沙门释来复谨题

政和中,道士林灵素谓道君曰:“天上有神霄玉清府,长生帝君主之。”“谓帝即长生大帝君也。

政和六年四月,诏道箓院,略曰:“朕乃上帝元子,为太霄帝君,可上表册朕为教主道君皇帝。”

题跋款识:

《瑞鹤图》题跋部分款识

鉴藏款识说明:

17、翠竹黄花,朱文方印,释来复
18、沙门来复,朱文方印,释来复
19、见心,朱文方印,释来复

六、隔水

此段没有内容。

七、地头

地头是《瑞鹤图》尾段部分,没有资料说明此段有何内容,可见有卷轴,不知道内容。

叁、流转

1、完成

徽宗题记事出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随即命人作画,数月后完成,入画院。

2、散落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攻陷北宋都城汴梁,掠夺府库积藏的财宝书画珍玩北去,《瑞鹤图》自此散落民间。
后辗转于元明清藏家之手,有吴彦良、胡行简、项元卞等,留有鉴赏款识。
释来复题写了跋文并钤印,中间也有故事。

3、复现

清乾隆年间复现,入藏清内府,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之中。

4、截留

1945年8月17日,溥仪携带珍贵书画及珠宝欲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被截获,此批重要文物被护送到东北银行代为保管,其中包括《瑞鹤图》。

5、入藏辽博

1950年,《瑞鹤图》等一批清宫散佚文物入藏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至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