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抗日剧里不曾出现的日军火炮—抗战中日军150毫米迫击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抗日剧里不曾出现的日军火炮—抗战中日军150毫米迫击炮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NI34B4C05567C17.html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装备了多种150毫米迫击炮,这些火炮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九三式、九六式和九七式等迫击炮的技术参数和使用情况,帮助读者了解这段历史中的军事装备细节。

二战期间,日本陆军虽然认识到迫击炮的重要性,但对其浪费弹药的特性并不满意。迫击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精度较差,需要多次发射才能命中目标。这从侧面反映出日本陆军资源有限,大部分预算都被海军用于建造大型舰艇。

尽管如此,日本陆军还是装备了一些迫击炮。以下是出现在抗日战场上的日军150毫米迫击炮的详细介绍:

九三式150毫米迫击炮

九三式150毫米迫击炮是日军根据缴获的东北150毫米重迫击炮改进而来,主要改进了炮管。改进后的炮管略长,但最大射程仅增加了200米。为了增加射程,日军尝试增加发射药,结果导致炮管炸裂。最终,通过加厚炮管解决了这一问题,但由于九六式迫击炮开始生产,九三式的产量很少。

  • 口径:150毫米
  • 炮管长度:1490毫米(倍径9倍)
  • 全重:402公斤
  • 垂直射界:+43°~+80°
  • 水平射界:360°
  • 最大射程:3800米(增加发射药)
  • 炮口初速:211米/秒
  • 射速:每分钟6发

九六式150毫米迫击炮

九六式是九三式的改进版。在测试时,日本陆军高层对威力和射程表示满意,但认为精度差,同样的目标需要3发炮弹,而九二步炮只需要1发。同时,火炮炮管过长在转移阵地时也不方便。

研发部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包括更换更短的炮管但增加发射药保证射程不变,为了提高精度增加复进反后座装置。尽管改进后重量增加了300公斤,但日本陆军高层对精度的重视使得该炮得以投产。

  • 口径:150毫米
  • 炮管长度:1325毫米(倍径8倍)
  • 全重:722公斤
  • 垂直射界:+45°~+80°
  • 水平射界:360°
  • 最大射程:3900米
  • 炮口初速:214米/秒
  • 射速:每分钟5发

九七式150毫米迫击炮

九七式迫击炮是九六式的简化版,实际上更受部队欢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重减轻了,没有了提高精度的复进反后座装置,炮管品质的提高也让内壁尽可能薄一点。

  • 口径:150毫米
  • 炮管长度:1935毫米(倍径12倍)
  • 全重:342公斤
  • 垂直射界:+45°~+80°
  • 水平射界:360°
  • 最大射程:3860米
  • 炮口初速:212米/秒
  • 射速:每分钟6发

九七式短管150毫米迫击炮

九七式短管150毫米迫击炮是日军专门为山地丛林部队设计的,其实就是将九七式的炮管截短,弹药上和九七式不通用,使用的是九三式150毫米迫击炮的炮弹。

  • 口径:150毫米
  • 炮管长度:1935毫米(倍径9倍)
  • 全重:232公斤
  • 垂直射界:+45°~+80°
  • 水平射界:360°
  • 最大射程:3200米(增加发射药)
  • 炮口初速:138米/秒
  • 射速:每分钟6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