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区别及房产过户流程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区别及房产过户流程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是遗产继承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在依据、继承人范围、继承份额以及优先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继承方式的区别,并提供立遗嘱和房产过户的具体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遗产继承相关问题。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区别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依据不同。遗嘱继承依据的是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体现被继承人对个人财产处分的意愿;法定继承则依据法律直接规定,在没有遗嘱或遗嘱无效等情形下适用,是基于亲属关系确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及份额。
二是继承人范围与顺序不同。遗嘱继承中,被继承人可指定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不受法定继承顺序限制;法定继承有严格的继承顺序,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一般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是继承份额不同。遗嘱继承中,份额由被继承人在遗嘱中确定;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均等分配遗产,但存在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四是优先性不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有合法有效遗嘱时,按遗嘱内容继承,无遗嘱或遗嘱无效时,才按法定继承办理。
立了遗嘱如何把房产过户
若立有遗嘱要办理房产过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遗嘱公证。前往当地公证机构办理遗嘱公证,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公证后的遗嘱在后续房产过户程序中更具公信力。
二是确定继承人。明确遗嘱中指定的房产继承人,需提供相关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簿等,以证实继承人身份。
三是准备房产证明材料。收集房产相关证明,包括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等,这些材料是办理过户的重要依据。
四是办理房产评估。部分地区可能要求对房产进行价值评估,需由专业评估机构出具房产评估报告。
五是申请过户登记。继承人携带遗嘱公证书、身份证明、房产证明及评估报告等材料,前往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房产过户登记。登记机构会对提交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办理房产过户手续,将房产登记至继承人名下。
老人怎么给子女留遗嘱
老人给子女留遗嘱,可参考以下几种常见且有效的方式:
一是自书遗嘱。由老人亲笔书写,注明遗嘱具体内容,包括财产分配等事项,签上自己的姓名、日期。需注意,字迹应清晰,内容明确,表达真实意愿。
二是代书遗嘱。需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日期,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老人均需签名。
三是录音录像遗嘱。同样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老人应在录音录像中清晰表达遗嘱内容和自己的身份信息,见证人也需在录音录像中表明身份等。
四是口头遗嘱。一般适用于危急情况,也需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若老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五是公证遗嘱。老人可前往公证机构办理,由公证机构对遗嘱进行公证,其法律效力较高。
老人在立遗嘱时,应确保遗嘱内容合法、形式符合法律规定,以保障遗嘱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