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母撞商船,为何说丢脸事小,真撞坏了没有船厂修才是大问题
美国航母撞商船,为何说丢脸事小,真撞坏了没有船厂修才是大问题
2025年2月17日,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抵达希腊克里特岛检修。此前在2月12日晚,埃及附近的地中海海域,美国海军引以为傲的"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与一艘商船"贝西克塔斯-M"号相撞。这一消息瞬间传遍全球,让人大跌眼镜。要知道,航母作为海上巨无霸,拥有先进的探测和防御系统,本不应该发生这样的碰撞。
可如今事故已然发生,原因还在调查中。不过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真的撞出了大问题,后续的维修或许会是更大的难题,美军到底是怎么了呢?
"巨无霸"为何会"马失前蹄"
"杜鲁门"号核动力航母——一艘高科技武装的海上巨兽,与商船的碰撞显得格外荒谬。据美国海军13日发布的声明,事故发生时,"杜鲁门"号正等待通过苏伊士运河,而刚通过运河的商船正驶往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两船航线交叠。
美国海军称,是值班人员的疏漏,没有及时报告意外情况,等舰长发现时,修正航线已来不及。
但这样的解释难以服众。军事专家分析,这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此前,"杜鲁门"号在红海进行了长达50天的部署,期间多次参与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对其进行过高强度持续性打击,在9个小时内就发射了大量导弹和无人机。
长时间处于这样的高压状态,舰上官兵神经高度紧绷。当离开红海进入地中海,局势有所缓和,官兵们很可能出现松懈。央视新闻观察员魏东旭就指出,中东局势缓和后,"杜鲁门"号上的美国海军官兵可能出现了懈怠,在夜间放松了警惕,导致未能及时发现商船,最终酿成大祸。
另外,有消息称,事发时"杜鲁门"号关闭了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系统是防止船舶碰撞的关键设备,能自动交换船舶重要信息。近期美国海军舰艇多次受胡塞武装攻击,关闭该系统可隐蔽行踪,避免被发现、跟踪与攻击,但这也显著提升了船舶碰撞风险。即便美军还有肉眼观测、雷达及电子感应设备监控等"多重保险",依然没能避免撞船,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美军事故频发,光环不再?
"杜鲁门"号航母撞商船并非孤立事件,近年来美军事故频发,状况不断。
2024年4月以来,美军至少有3架MQ-9"死神"无人机被胡塞武装击落,损失近1亿美元。2024年12月22日,"杜鲁门"号上一架造价8000万美元的F/A-18舰载机,被己方军舰发射导弹误击坠海,另一架美军战机也险些"中招"。2025年1月28日至2月12日,短短半个月内,美军连发4起严重事故,造成5架飞机损毁、包括民航乘客在内超70人丧生。涉事机型涵盖F-35隐身战机、EA-18G电子战飞机、"黑鹰"直升机等军机,还有庞巴迪CRJ700、"超级空中国王350"这样的民用飞机,事故地点更是遍布全球,从美国西海岸到太平洋另一侧的日本、菲律宾,再到毗邻欧亚大陆的前沿基地以及首都华盛顿核心区。
回顾美军曾经的辉煌,在冷战时期,其凭借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在全球军事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如今,这些事故暴露出美军存在的诸多问题。
美媒也承认,由于长期"去工业化",美军舰艇、飞机的维修和保养周期大幅延迟,等待配件、排队维修的时间超过半年是常事。同时,美军全球军事行动不断,一线飞行员超负荷执勤,海军舰船超期部署,各军种招募的新兵数量不足、训练不够,人员素质下滑严重。曾经被视为无敌之师的美军,如今似乎光环不再。因此,此次撞船事件之后,修船或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美国造船业困境:修船难,难于上青天
"杜鲁门"号撞船后,维修问题成了美国海军的烫手山芋。美国曾经拥有强大的造船业,二战时期,其造船能力达到巅峰。当时,美国船厂昼夜不停开工,大量航母和舰艇下水,让日本见识到了工业巨兽的威力,直接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然而,时过境迁。二战结束后,美国将工业中心逐渐转移到金融和服务业,造船业不再受重视。美苏争霸时期,苏联的压力还能让美国对造船业投入部分精力,但冷战结束后,美国称霸全球,造船业便走向衰落。曾经热闹的造船厂变得冷冷清清,企业纷纷转型。如今,美国能承担军舰建造和维修任务的船厂屈指可数。
以普吉特湾造船厂为例,它是美国西海岸唯一能维修航母的公司,但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其6号干船坞水深不够,维修航母只能等涨大潮时才能让航母入坞,维修效率极低。负责维修核潜艇的四家造船厂同样问题重重,任务积压严重,近三分之一的攻击核潜艇一直处于等待维修状态,根本无法执行任务。像博伊西号核潜艇,从2015年就躺在码头等待维修,一等就是好几年,设备老化又增加了大量损耗成本。
除了基础设施问题,美国造船业还面临技工短缺的困境。
美国"突破防务"网站援引美国海军的一份报告称,目前许多舰艇项目进度滞后,由于人力资源紧张的影响,2024年美国的舰艇产能降至约25年来的最低水平。例如,军方希望每年新增两艘核潜艇,而造船厂年均只能提供1.2艘。
在全球工业快速迭代的今天,美国造船业还停留在过去的技术水平,军舰维修质量和效率都难以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海军甚至考虑将军舰送往海外维修。美国海军部长曾亲自前往韩国,商讨将美国军舰送往韩国造船厂维修事宜。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军舰维修涉及大量军事机密,送到国外维修存在泄密风险。而且,一旦发生军事冲突,正在国外维修的军舰很可能成为首轮打击目标。
曾经强大的美国海军,如今因为航母撞船事件陷入舆论漩涡,又因维修难题尽显窘迫。美国造船业的衰落,更是让其海军发展面临重重阻碍。未来美国海军该如何应对这些困境?是努力振兴国内造船业,还是另寻他法?相信很快就会有答案。
参考消息:
中国新闻网:坠机又撞船,美军为何越来越拉胯?2025-02-14 20:21
央视新闻:具有强大防守能力的美军航母为何会撞上一艘商船? 2025-02-15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