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再成“山”!教孩子学会玩具「断舍离」,享受家庭干净整洁
玩具不再成“山”!教孩子学会玩具「断舍离」,享受家庭干净整洁
家里玩具越来越多,却成了整理的难题。如何处理孩子过多的玩具,既能保持家庭整洁,又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本文将为你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群里妈妈们纷纷求助:“家里玩具太多了,孩子又护得紧,怎么办?”有的妈妈吐槽:“有了孩子以后得给玩具腾个房间。”有的妈妈悄悄支招:“趁孩子不在家,偷偷扔掉。”还有的妈妈发了“哭表情”说:“有一次我偷偷把玩具扔了,孩子找不到,哭得满楼都听得见。”
与孩子一起决定玩具的去留
整理玩具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家庭教育过程。对孩子来说,玩具是重要的伙伴,如果找不到会很伤心。因此,在处理玩具时,一定要让孩子参与决策,让他们自己判断玩具的去留。
当孩子小一些时(比如两三岁),需要先和他们说明“为什么要收拾玩具”,然后再让他们决定哪些玩具不要了。如果孩子不要的玩具需要送人,也要提前告知孩子,避免他们在别人家看到自己的玩具又要拿回来的尴尬情况。
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些玩具在父母眼里可能是一次性的,比如吹起来的气球或随手买的小风车。但对孩子来说,这些玩具可能非常重要。这时候,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为这些玩具找一个安置的地方。同时,可以带孩子出门时问他们:“要不要带它们出去透透气?”这样,如果玩具在使用过程中损坏了,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培养孩子的参与感
孩子的玩具,必须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虽然他们可能做不了大活,但拿垃圾袋、抹布,把玩具放进袋子里、分类等操作,孩子在大人的指导下是可以完成的。当孩子看到家里变整洁,也会产生十足的成就感。
在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可以传递给孩子以下几个道理:
合理规划金钱:有些玩具玩一次就不再玩了,下次可以考虑换成更好玩的玩具。买东西前要多思考。
定期整理的好处:很多玩具堆在一起,孩子看不到想玩的玩具,自然就不会玩了。整理好后,孩子能马上找到自己想玩的玩具,会很开心。
学会断舍离:从小教孩子处理坏掉的、不需要的、不喜欢的玩具。好的东西可以送给需要的人,不好的东西就可以扔掉。不要让不需要的物品耗费太多精力。
面对家里太多不玩的玩具,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