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鱼颜色变化原因及养殖全攻略
斗鱼颜色变化原因及养殖全攻略
斗鱼的颜色变化常常让鱼友感到困惑,究竟是品种特性、年龄增长还是环境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斗鱼变色的原因,并提供全面的养殖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照顾这些美丽的观赏鱼。
斗鱼变色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品种原因
斗鱼变色有可能是因为品种原因,像大理石色系的斗鱼就会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己的颜色。只有大理石系列的斗鱼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颜色。这种原因导致的变色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的。饲养者在以后挑选斗鱼时可以选好品种。
年纪过大
斗鱼年纪大了之后颜色就会逐渐变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的代谢机能降低,产生色素的能力也会降低,这个和人类年纪大了头发变白是一样的道理。这种情况一般是无法解决的,因为这属于自然现象,饲养者只能保证生存环境适宜,减缓掉色的速度。
环境突变
斗鱼生活的环境突然发生改变就会出现变色的情况,比如温差较大、酸碱度波动较大或者换了新环境等。饲养者需要保证环境适宜,水温要保持在25-28℃,让它们慢慢熟悉新的环境。在此期间,尽量不要去打扰它们,等它们适应新环境后,颜色就会变回来。
斗鱼养殖的注意事项
饲养水质
斗鱼对温度的要求并不苛刻,一般20~30℃之内都能成活,水温处于24~27℃时最适宜其生长;水的酸碱度以中性水为宜,pH值为6.5~7.2;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还应注意控制水质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残留氯0mg/l、亚硝酸盐0mg/l、硝酸盐5mg/l、氨0mg/l、磷酸盐0mg/l为标准来检验您的饲养水质是否符合鱼只的需要,并做及时的调整,为斗鱼提供适宜的水质环境。
饲养管理
由于斗鱼是一种比较耐粗养的观赏鱼,使许多人饲养过程中疏于管理,即使斗鱼能顽强的生存,也会以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来回报您,要想让鱼儿生活的悠游自在,同时给您的生活增添快乐,还得尽点主人的爱心。
饲养斗鱼的容器,大至混养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并无特殊限制,但因其好斗的本质,为了避免它们大打出手,一般采取单独饲养。如若您想饲养两只雄性斗鱼激斗它们各展雄姿,可在鱼缸中间设隔一块玻璃再插一无毒塑料板,即可让你一饱眼福,又不伤害鱼只。
近年来台湾不断推出的掌中缸,其精巧的款式和丰富的色彩都极适合于展示斗鱼的美丽。然而不论使用何种容器饲养,都得做一些必要的装饰和设备的安置,才能提供斗鱼生长的最佳生存环境。
首先在鱼缸底部要铺入一层清洗干净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稳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为微生物提供附着,水与底砂的比例以5:1为宜。
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气和提供鱼躲藏的外所,应适当的植入金鱼藻、黑藻等对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盏小型光线柔和的灯具。
饲养方法
饲养斗鱼不仅设备轻巧简单,饲养起来也毫不费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胶软管通过虹吸法清除缸底粪便污物,并抽去约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来水即可创造清洁的水质环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于无动力设备带动水循环,因此要随时注意除去因残饵、粪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夹一吸水纸,轻轻在水面拖动即可,此外还应适时根据水质情况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喂食建议
斗鱼是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鱼种,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种饵料,尽量不要让斗鱼的食谱过于单调。通常人工干燥饵料营养成份齐全且干净卫生,是大多数人饲喂斗鱼的必备饵料;为适应斗鱼水上层活动的习性,最好选浮水性饲料,若能间隔投喂新鲜的活饵,如丰年虫、孑孓、丝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鱼体色更加鲜艳,同时让您在喂鱼的过程中尽情享受鱼儿摄食的乐趣,但由于这类饵料大多带细菌而易于给鱼只染病只能做为斗鱼口味的调剂品,投喂时一定要经过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钟内吃完为度,每天投喂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