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技艺|一贴膏药,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坚守与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技艺|一贴膏药,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坚守与传承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3A03YWV00

广东阳春市河㙟镇凌霄村的"罗老膏药"制作技艺,作为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类代表项目,不仅是古老中医的现代表达,更是四代人心血与创新精神的结晶。一贴膏药,四代匠心,跨越百年的坚守与传承,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河㙟镇凌霄村,解锁熬制非遗膏药的传统技艺。

四代传承 研制药膏治疗顽疾

罗振钊常年在河㙟镇凌霄村第二卫生站坐诊,空暇时间,就和他儿子罗清基研究药方。那本泛黄的笔记本,页角因长年记录翻阅已微微折皱,上面记录的每一味草药,都是家族智慧与历史沉淀的见证。

"罗老膏药"起源于创始人罗耀汉的自愈探索。为缓解腰腿疼痛,他从草药与古籍中汲取灵感研制药膏,从而开启了一个家族与中医药不解的缘分。

"我爷爷将这门技艺传给我父亲,我父亲又传给我,祖祖辈辈就是这么传下来的。"罗振钊介绍,目前他与儿子罗清基为"罗老膏药"制作技艺的三代与四代传人。

口碑相传 药香飘溢四方

提及"罗老膏药"中选用的药材,罗振钊如数家珍:"伸筋草、骨碎补、制川乌、制草乌等,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行滞去瘀、消肿化瘀、驱风散寒等功效。"

凌霄村当地气候湿润,风湿等疾病频扰村民。身为乡村医生,罗振钊凭借数十年临床经验,进一步摸索发展了膏药配方,研制出治疗风湿疾病的中医膏药,有效缓解了村民们的病痛,其医术与医德也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许多云浮、信宜、罗定、广西乃至香港、澳门等地的患者,都来到我这里求医,我认为,疗效就是最好的口碑。"罗振钊说道。

"罗老膏药"不仅在当地享有名气,其制作技艺更是在2022年被正式列入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心独运 药材取自本地

在熬制膏药的房间,中药与麻油的香气交织。从膏药的选料、浸泡、炼油、下丹去火毒至摊涂,罗清基对每个步骤熟稔于心。罗清基自幼受中医文化的熏陶,从跟随父亲学习到全面掌握技艺,他始终坚守传统。

"父亲教导我医道从经典起,要求我必须熟读《药性赋》《汤头歌诀》等医学经典,了解每一味药物的性质和功效,用好中药治疗疾病。"

罗清基介绍,"罗老膏药"选用本地生长的钩藤、海风藤、鸡血藤、千斤拔、走马胎、牛大力、桑枝、骨碎补、伸筋草、狗脊、络石藤等,与其他地道精选的制川乌、制草乌、三七、红花、土鳖虫、五加皮、乳香、没药、血竭、冰片依方配比,需要精心制作,确保不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

精心选料

伸筋草、骨碎补、制川乌、制草乌等药材,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化瘀、驱风散寒。

香油浸泡

春夏季节五日,秋冬七日,药材有效成分充分溶解于香油中。

火候独到

药材与香油混合物被缓缓加热,加快融合,达到"滴水成珠"的标准。


下丹成型

遵循古方比例,加入红丹,膏体呈现黑亮色泽,膏药成型。

去毒严谨

膏药需浸于山泉水中,历经数日并频繁换水,去除残留火毒,确保药效温和安全。

摊涂成药

膏药与麝香、冰片、血竭等药材混合调匀,将膏体均匀涂抹于棉布之上,摊涂成药。

父子同心 传统与创新并驱

在罗振钊看来,乡村医生是奋斗在医疗预防保健的网底一线,让村里的群众做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罗清基在继承父亲衣钵的同时,也肩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任。

近年来,面对市场,罗清基兼顾传统与创新,推出水溶性膏贴,实现传统与现代便利的结合,并引入现代设备提升产能。

罗清基希望能够将"罗老膏药"制作技艺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我会继续努力传承好这项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深意与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