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
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组件,具体为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1、起落架是航空器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或水面)滑行时支撑航空器并用于地面(或水面)移动的附件装置。起落架是唯一一种支撑整架飞机的部件,因此它是飞机不可分缺的一部份。目前,无人机也于其底部配备有起落架。
2、现有无人机起落架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即现有民用的无人机受制于其实际成本与续航考量,其底部的无人机起落架大都为固定式结构设计,其于不同的地面进行起落时适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两个配合座,两个所述配合座呈对称状设置,两个所述配合座相向一侧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状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底壁中部固定安装有同一控制器,所述配合座底部前后两端各固定安装有一个电动撑杆机构,所述电动撑杆机构底部活动端设置有压感机构,两个所述配合座相离一端外侧壁各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座,一组所述连接座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所述连接座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配合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动撑杆机构通过控制线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动撑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配合座底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置有活动杆体,所述活动杆体底部转动安装有压感机构的压力传感底座。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底座底壁外侧呈环形等距离状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块,所述控制器前端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无线数据接收器,所述压力传感底座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匹配无线数据接收器的无线数据发射器。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杆体两端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底端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底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有四个可伸缩的支撑机构,其支撑机构具备压感机构,同时压感机构底端设置有抓地锥形块,四个电动伸缩杆可针对无人机起落地面的压感数据,经由控制器协调控制,灵活调节伸缩,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平稳支撑,即针对不同地面进行起落时的适应性较好。
1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有两组主体支撑架,其两组支撑架通过其两侧的配合座连接为同一框架,即无人机起落架,同时两个配合座两端设置有连接座,其上设置有可配合设置紧固螺栓的配合孔,整体无人机起落架进行于无人机底部的拆装时,其便利便捷性较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两个配合座(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底座(42)底壁外侧呈环形等距离状固定连接有多个锥形块(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5)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无线数据接收器(6),所述控制器(5)前端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底座(42)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匹配无线数据接收器(6)的无线数据发射器(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体(33)两端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连接轴(34),所述连接轴(34)外侧转动安装有连接架(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1)底端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底座(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不同地面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配合座(2)相离一端外侧壁各固定连接有一组连接座(7),一组所述连接座(7)为两个且呈前后对称状设置,所述连接座(7)上下两侧壁之间开设有配合孔(8)。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飞,毛涵宇,甄博,仲瑶,周豪,朱奇,赵津,王雅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40407
技术公布日:2024/12/23